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至今,菅直人內閣的表現屢遭非議,國會又對《復興基本法》爭議不休,直到災難屆滿三個月才拍板定案。這些看在災民眼裡只能無奈,身處第一線的地方公務員更是徒呼負負。而地方政府本身也是受災者,儘管許多公務員以及家屬喪生,地方政府仍得荷槍上陣努力進行重建。
走進被迫遷址的釜石市公所,在這個張貼著各種災後重建情報的災難對策中心,因過度疲勞而眼睛充血的公務員以簡陋設備辦公,努力解決災民的需求。他們的藍背心上都貼著一個紅色貼紙,上面寫著「不能輸啊,釜石」,像是鼓舞著自己,也鼓舞著來此地尋求援助的災民。
自三一一地震發生以來,市長野田武則便為救災而奔走,如今更為了重建忙得焦頭爛額,儘管重建計畫已經出爐,但財源不足是最大的問題,「重建需要的經費龐大,除了國家給予的實際支持外,實在沒別的辦法。」野田武則誠實地說。
釜石市屬於縣轄市,經過資源層層下分,直接面對災民溝通重建計畫的市公所顯得有心無力。由於釜石平地少,取得另外新建房舍的土地困難,野田武則考慮就目前興建中的臨時住宅(組合屋)為基礎,調整公車路線、加蓋商業街、醫院、學校,增加生活機能,進行原地重建。「我們也會研究哪些堤防有疏漏,重蓋防波堤。」記者忍不住回問:「在海嘯侵襲之處,仍要原地重建嗎?」野田武則無奈地表示,目前完全銷毀的區塊共有十三個,居民初步討論後,「留在原地」的聲音比較多,「若是這樣,我們雖尊重居民意願,但仍會想辦法將山的一部分弄平,建個高臺,去除危險因素。」是否原地居住或是「高臺轉移」,一直是災區爭論不休的議題。六月十一日《岩手日報》公布民調顯示,原地居住和高地轉移的比例各為四十一%左右,相差無幾。
與釜石市相比,擁有大片平地的陸前高田市毀壞面積更為驚人,災民們紛紛表示對海感到恐懼,不願在原地居住。「可是遷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仍須評估,所以,除了意願之外,也得考量到能力的問題。」陸前高田市公所總務課長熊谷正文說。
此外,如何恢復經濟和產業,也是地方政府頭痛的問題。根據《朝日新聞》對三縣四十二個受災町村的町村長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表示最大憂慮是災民未來生活沒著落,最期待解決問題依序是僱用、生活資金援助、入住臨時住宅、恢復漁農事業和盡快解決輻射泄漏事故、重建防潮堤、清除垃圾。
目前,以漁業為主的釜石市,除了物色幾個點讓商店和企業重建外,也釋放許多「以工代賑」的機會,如漁會會員到漁港清掃整理,便可領取工資;陸前高田市公所也決定在秋天釋出以工代賑機會,但熊谷正文仍希望企業趕快進入,藉著企業的出現和聘用,才能活絡地方重建速度和就業,「不能只靠政府。」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不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