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情考驗「多頭」思維

自4月中旬中國A股進入本年度行情調整以來,多頭思維一直面臨嚴峻考驗。在行情調整初期,技術性回調的判斷與感覺讓多頭思維有了幾分糾結。5.23大跌後,多頭思維開始戰略性改變,逐漸將做多意願轉化為防守操作,但頭腦中的多頭思維並未消失。因此一有傳言,行情高開低走或盤中震盪收低大多是多頭思維的所為與無奈。多頭思維的根深蒂固雖然對市場盤整整固有積極意義,但在市場下探尋找底部的明確性趨勢裡,也可能是傷及眾多中小投資者的「匕首」。

中國證券市場,多頭思維一直佔據重要位置。由於中國A股市場缺乏股指期貨等可對沖的交易品種,投資者只能選擇做多才能實現投資收益。2010年4月16日雖然開通了股指期貨產品,但中小投資者參與的程度並不高,也沒有迫切的投資需求和意願。因此中國證券市場自身的產品體系與特徵客觀決定了多頭思維的存在和強化。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及市場行情的斷崖式的回落,讓眾多投資者感受到了市場風險驟變的傷害,但之後的投資理念又很快回到多頭思維的軌道上來。尤其是刺激經濟所造成的流動性氾濫、物價上漲所推動的部分上市公司業績虛增等,更對多頭思維的強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目前中國A股市場的多頭思維及操作理念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盼望行情短暫回調後就快速反彈,盲目預測政策底部從而確定市場底部等說法或言論一直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就是這種多頭思維主導市場的寫照。

從目前中國社會經濟各方面看,諸多變化將會衝擊多頭思維。

一是經濟轉型和GDP增速的平穩回落,市場應該適應和貼近這種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以實現投資理念和操作意願的轉變。中國社會經濟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其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前期以自然資源、勞動要素和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必須轉型到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勞動者能夠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發展軌道上來。在這種經濟轉型過程中,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群的形成和發展將有一個投資、培育與快速增長的長期過程。在這一過程中,GDP平穩回落將是一個確定的趨勢,而與這種趨勢相關聯的就是部分行業或公司的業績回落或平滑。因此,作為多頭思維的投資支撐和動能面臨考驗。

二是在過去經濟快速增長的幾十年裡,通脹佔據了較長的時間,通脹和物價上漲不僅虛增了部分行業和公司業績,同時也抬高了各類資產的價格。在經濟增速回落和業績整體平穩下滑的新經濟週期裡,去看前期的傳統經濟週期,會發現很多資產等價值都有所高估,因此,在新經濟週期中整體估值必然回落,這將顛覆多頭思維的價值判斷。目前,一級市場PE居高不下不是市場投資者和監管層所願意看到的,但又不是監管層和投資者能夠將其壓下來的。不對發行制度進行改革,二級市場就會堆積更多的問題,以多頭思維進行投資操作就會鎩羽而歸。

另外,按照監管層對中國市場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已經擺上重要日程。新三板開通、國際板推出等作為市場體制建設的制度性問題也形成了與多頭思維的對峙,在市場行情向下的趨勢裡,任何新的制度創新都將會對多頭思維形成公然的挑戰,而行情往往總是在制度徹底挫敗多頭思維後才會煥發生機,這也許就是中國A股市場行情演繹的一個特徵。

超跌搶反彈、抄底「撈趨勢」的投資意願盛行、多頭思維瀰漫市場,行情仍需觀望。

本文留言

作者袁緒亞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