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創業」

一季報業績「風雲突變」重創中小板、創業板,之前靚麗的高成長光環迅速褪去,一批出現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的中小盤股遭到市場拋棄,慘烈下跌,相關指數更是連創調整新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普瑞。頂著148元的最高發行價桂冠,發行市盈率達到73.27倍,海普瑞上市後股票價格曾一度升至188.88元,而專業機構提起這家公司也往往以高科技、成長性好來形容。然而,今年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6.30%,營業利潤同比下降39.15%,滑坡的速度令人大跌眼鏡,此時距離上市還不到1年。於是乎,還沉浸在「高成長」幻想裡的投資者,就要遭遇股價連番跳水的沈重打擊。

類似的故事一再上演,我們不禁要感嘆,當創業者把公司送上創業板、送上中小板,一下子撈得億萬財富之後,是不是同時也把風險全部丟給了投資者。都說創業是高風險,可現在的架勢儼然不是這些企業搞創業,倒是買這個企業股票的投資者成了玩創業的。如此局面原因何在?國內資本市場「重融資、輕回報」的老問題顯現了出來,連個退市制度也不明確。美國的納斯達克每年大約有8%的公司退市,英國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約12%。可見,沒有嚴格的退市標準,所謂保證上市公司質量,所謂杜絕包裝造假上市都會淪為空談。

本文留言

作者唐瑋婕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