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公廁女孩」的笑容(圖)

 2011-04-28 07: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她叫小雯,今年7歲,和爺爺一起住在杭州下沙文溯路的一個共廁所裡,自己每天坐1小時的公交車去民工子弟學校上學。那被網友稱為「觸動心靈的笑容」,起因是這天她和爺爺煮粥喝,「不用吃泡麵了」。

但據23日《錢江晚報》報導,因笑容燦爛而紅遍網路的小雯,面對不斷前來關心、幫助和採訪的人群,她那動人心弦的笑容突然消失了。儘管人們一再勸導孩子,可小嘉雯卻怎麼也笑不出來,甚至變得很緊張。

「公廁女孩」小雯走紅網路,固然是因為她那燦爛的笑容,但是,並非每個有著同樣笑容的女孩都那麼容易出名。燦爛笑容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艱難處境,才最讓人感動,才在不經意間觸碰到人們內心最柔軟之處。

然而,面對蜂擁而來的人們善意的幫助或好奇的圍觀,小雯再也笑不出來了。這被一個評論家當成是「一個‘善意’遭遇尷尬的典型事例」,小雯的笑容被那些前來關心她、幫助她的好心人拿走了。所以這位作者強調,我們應當給予她的,就是一個安寧、平靜的生活空間,也好培養她「堅忍不拔、勤勞勇敢、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精神」(李吉明:《誰拿走了「公廁女孩」臉上的笑容?》)。

這裡,筆者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幸福」的話題。小雯燦爛的笑臉,似乎毫無疑問地表明,幸福就是如此簡單,僅僅取決於人的內心感受,而非外在的物質條件。但是,一旦受到外界人群的關注或者圍觀,小雯的笑容消失了。這也不能不讓人感嘆,原來她的幸福是如此脆弱。按說,小女孩的笑容是不怕圍觀的。比如那個自稱「人來瘋」的林妙可,越是受人關注就越有人氣,她也就會越高興。兩個小女孩的表現,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其中關鍵的原因,恐怕還是要歸結到她們不同的生活處境。

由此,筆者不得不談到一個幸福之外的話題,那就是 「尊嚴」。一個人可以生活得很幸福,但是,也可以同時生活得沒有尊嚴。尊嚴如同權利,可爭取,可放棄,能夠被人剝奪,也可能有人根本意識不到。「公廁女孩」小雯曾經很幸福,但是,蝸居在「公廁」,卻很難說活得「很體面」,而「體面」當為尊嚴的一種。比之幸福,尊嚴有著更多的社會屬性;一個社會,是能夠提供給它的成員基本的尊嚴標準的。最起碼,它要求其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要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這樣看來,小雯的笑容注定會受到善意的關注,但卻經不起人們的圍觀。當然這不是小雯的責任,而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也就是說,小雯被剝奪了「免於匱乏自由」,也被剝奪了可以活得很體面的權利。小雯有過幸福的笑容,那是因為她還沒有意識到,她的處境是多麼不正常。

所以,小雯們所需要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安寧、平靜的生活空間,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他們非人的處境。在被我們稱為萬惡的資本主義的美國,2010年其政府稅收的將近22%用於社會福利。這筆錢就是用來保證,即便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們,也能夠免於匱乏,能夠維持一種較為體面的日常生活的。所以,美國的小雯們都有政府提供的救濟金,是用不著住「公廁」的。我們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雄踞世界第二,然而,看看那些貪官動輒上億的貪腐數額,看看每年龐大的「三公」消費,看看各地豪華氣派的政府大樓,再看看那些寒酸的小雯們……(難過,不說了。)

尊敬的評論家,請不要再拿那些「逆境出人才」、「吃得苦中苦」之類來麻醉我們了。如果這套理論成立,請再來一次上山下鄉運動,讓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們都到邊疆山區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如何?或者就近,就把您的寶貝孩子同小雯們換一換,讓他們也到「公廁」住上一段時間,可好?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對人一套,對己一套,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優良傳統啊。

小雯7歲了(有人說是9歲),即便不受到眾人的圍觀,她那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童年時光,還能維持幾年?孩子總要長大的,臉上的燦爛笑容終會消失的。跟那些有老爸「李剛」罩著的孩子相比,小雯們的未來又在哪裡?

總之,被剝奪了社會尊嚴的個人幸福,到底能夠維持多久?

施文,2011-4-27。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一五一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