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虎媽的戰歌》一書引人們關注子女教育(圖)

 2011-04-03 10: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虎媽的戰歌」這本書引起人們對子女教育的關注。3月31號,大紐約地區臺灣留學生校友會的文化沙龍系列講座「當東方遇上西方」,就選擇教育主題,請嘉賓分享。


圖片:紐約雙文學校校長周玲玲 (左二)、紐約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右二)、紐約時報評選的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楊筱薇(右一)。(特約記者紫荊)

虎媽蔡美兒,用鐵血宰相般的手腕,教育兩個女兒學鋼琴和小提琴,大女兒溫順服從,小女兒叛逆對抗。她在書中探討,父母的權威管教之下,是否造成孩子性格上的退縮。父母獨霸,孩子是否缺乏果斷力。除了唸書,是否鼓勵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和才華。

在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處,紐約雙文學校校長周玲玲、紐約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紐約時報評選的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楊筱薇等人嘉賓,從自己的成長歷程中,提煉出親子教育的寶貴經驗。

紐約州教育廳督學羅漢中,為紐約130多所中小學做評估。她小時候在臺灣住在軍人家屬的眷村。因為父親生肺病受到小朋友疏遠。書沒念好,未入名校,但因此功課也就沒什麼壓力,有時間去果樹林裡親近大自然。這成為她童年的快樂和精神食糧。她喜歡畫畫,父親指著牆上她的畫向鄰居誇耀成了她最永遠記得的驕傲。

她認為,這次日本大難,這麼多人瞬間一無所有。她的父母從大陸到臺灣時也是一貧如洗,在子女教育中,樹立孩子的人格非常寶貴。

羅漢中:「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任何的東西可以在瞬間消失,所有的財寶,所有外在的東西都可以在瞬間毀滅。但是所受的教育是沒有人能夠拿去的。這個也確定我終身學習的理念。」

紐約雙文學校校長周玲玲則分享,對子女要培養其善良、誠實、大氣、包容的品質。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要交心,說心裏話。並且要注重人文教育。

紐約時報評選的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楊筱薇,說自己曾經是班級倒數第二名。父母也沒有過分要求她。而前三名總是要努力保持這個名次,壓力太大了。

楊筱薇:「我媽媽就說,如果我要求她100分,她明明只考50分。50分到100分是很遠的。所以我如果要求她60分,她就比較接近。在這個過程裡面,她不是不想要 我拿第一名。是她可能發現,她如果那樣要求我,我可能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

她現在每年有400個學生,多是18、19歲的新移民,她感到自己就像雞媽媽。移民過渡到一個新的環境,就是開始新的生活。所以她把教學的定位放在幫助學生找出方式、活出自己。她認為,死記硬背可能幫助學生通過考試,但是接下來的日子會沒有自己。

楊筱薇:「我希望他們找出生命的價值,然後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他要怎麼樣成就,是經過一連串的反省,經過一連串的測試。我會參與,但是我不會用鐵腕的方式。」

羅漢中還把比爾ܨ蓋茨父親的經驗介紹給大家:「尊重孩子的天賦和選擇」。

1。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把好的價值觀種到孩子身上。
2。不要限制孩子的夢想。
3。教育孩子,如果希望看到改變,就自己去創造。
4。告訴孩子,做任何事都有可能成功。
5。學會面對失敗。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