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密抗震規範挽救了日本東京

【看中國記者歐陽光編譯】據澳大利亞ABC新聞3月14日(週一)報導,一名地震工程專家表示,日本嚴格的建築規範減輕了週五宮城超級地震對東京的衝擊,但警告說,對東京而言,「那個大的(地震)」還沒有到來。

週五的宮城地震引發海嘯,沖毀了日本東北海岸,恐怕最終死亡人數會超過10,000人。

澳大利亞墨爾本Swinburne大學基礎設施中心主任John Wilson教授表示,日本「嚴密的」建築規範令該國對地震和海嘯做好了準備。

他說:「日本1980年代收緊了建築規範,日本絕大多數在過去30年內修建的樓房都遵循了非常嚴格的抗震規範」。

「他們的設計考慮了很大的水平力,就像地震中會出現的那樣......而且很多樓房額外增加了樓房減震裝置來吸收一部分能量」。

他說在1995 年日本的Kobe地震中有近6,500人喪生,該強度較上週五的地震弱180倍。兩相比較,加強抗震規範的功效顯而易見。

雖然東京距離週五的震中約380公里,仍然感到地震的強大能量:超高層建築出現晃動,一些樓房著火。Wilson說:東京的建築規範防止了樓房在強大震動中出現廣泛破壞。

他說:「那些高樓晃得很厲害,東西跑得到處都是,人們很難站立。這就是在東京對週五地震的感受。」

Wilson說:週五的地震對日本東京而言還不是「那個大的」。

他說:週五的地震非常大,從釋放的能量來看是百年來的前六名。「這是很大的地震,但考慮到它到東京的距離,如果再近一點,東京的地面晃動就不是這樣。」

「所以對東京而言,這次地震還不是那個‘大地震’。」

「但距離震中約130公里的城市仙臺,震動就比東京明顯要強很多」。

Wilson說:如果類似強度的地震襲擊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樓房很可能挺不住。

「在澳大利亞我們也有抗震規範,但比起日本、美國加州和紐西蘭,要求要弱得多,因為我們不在地球板塊邊緣。」

「那麼如果我們也經歷類似的震盪,我們的樓房要比日本的場景慘得多。」

(譯文有刪節,點擊看原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