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水中甲烷被細菌吞噬(圖)


科研人員把曾經受到浮油影響的海龜放回墨西哥灣

去年墨西哥灣原油泄漏災害發生後,監測水中甲烷含量的科學家們說,那個海域有毒生化化合物含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海水中的甲烷被一種細菌吞噬了。

去年4月,英國BP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鑽井平臺發生爆炸,造成幾乎500萬桶原油泄漏,大量甲烷釋出。甲烷是一種有毒的碳氫化合物,是天然氣裡的一種成分,通常在油井附近,和石油以及其它碳氫化合物附著在一起。

但是科學家們說,生活在墨西哥灣溫暖水域裡的微生物,吃掉了這些甲烷,使甲烷在大約4個月之內減低到正常水平。其速度之快,使德州農工大學海洋化學教授約翰·凱斯勒等研究人員大吃一驚。

凱斯勒帶領一個科學家小組,對墨西哥灣水域的甲烷水平進行研究。他說:「在泄漏出的物質中,天然氣重量佔大約百分之30。目前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所有那些天然氣,包括甲烷,都被水裡的有機微生物給消化了。」

凱斯勒說,去年6月,災難發生兩個月後,科學家們的預測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檢測顯示,在大片的浮油周圍大量集中著甲烷分子。科學家們估計,要消除所有的甲烷,可能得花好多年時間。

凱斯勒說,去年9月,研究人員第二次前往探測那個水域碳氫化合物的水平時,發現了出乎意料的現象。

他說:「天哪!我們還沒有定好一個時間點,終點卻來臨了!這些甲烷已經分解到接近原來的水平。」

凱斯勒說,事故發生4個月之後,研究人員從取自200多處的水樣中,發現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甲烷的水平都接近正常。而科學家的檢測顯示,進入大氣層的甲烷微乎其微。

水樣品中的氧含量低,這讓科學家們找到了答案。凱斯勒解釋說,有機物吞吃甲烷時,它們的氧水平會下降。

凱斯勒說:「如果甲烷只是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那裡的甲烷會減少,但氧的含量保持正常。事實上,在目前檢測的地方,甲烷消失的同時,氧的水平也下降了。如果我們把這207處提取水樣品的地方的氧流失量加在一起,這個數字非常龐大,只能解釋說,所有這些甲烷完全氧化了。」

凱斯勒說,墨西哥灣事故發生的頭兩個月裡,那片水域的海洋微生物數量很少。但是由於吞噬甲烷,這些微生物突然大量增加。

科學家們說,在自然界中,甲烷分子一直都在大量溢出,特別是在有碳氫化合物滲漏、有熱液噴口以及有甲烷結晶體正在分解的海底。但凱斯勒說,墨西哥灣有機微生物清除甲烷的速度,是科學家們見過的最快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