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改變問法,思考更靈活

 2011-02-05 20: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那天,早上7點搭計程車,因有路跑,必須改道。司機說明要怎麼走,我回應:「好的。」然後他說:「這樣走是最順的,你可以在右邊下車,不必過馬路。」我謝謝他所設計的路線。他緊接著說:「開車要順向走最好。」車繼續在路上跑,過不一會兒,司機說:「可是我唸書時念到要逆流而上,這不是很矛盾嗎?」我還沒回應,他又說:「太早了,我頭腦昏昏的,沒想清楚。」我回答:「不會啊,遇到逆境是要逆流而上。」司機再說:「但是做事也要順勢操作。」我只「嗯」一聲,沒說話。過一會兒,司機說:「我知道了,這要分態度和方法。態度上要逆流而上,方法上要順勢操作。」我回應:「這是很好的解釋。謝謝你,我上了一課。」

PISA和PIRLS的國際評比都指出,臺灣學生在高階思維上的表現有待加強。例如,運用文章中的證據支援自己的論點,或以不同角度評量一件事。而在自然科學領域,相較於對科學事實的理解,學生在形成科學議題上的表現不佳。上述那位司機以「但是、可是」反覆詰問自己,就是一種腦力思考實驗,可能是我們在教室裡需要的活動。

在去年11月的專欄中,我曾提到教室裡只有練習沒有教學,且只要求正確答案,對學生的思維會有所限制。反觀國際評比的題目,我們常可見到下列問法:

(一)寫出兩個理由、兩個故事提示、兩個教訓、兩個證明、兩種感受、兩個支援。要求學生由相同角度提出不同答案。

(二)找出一項好處和一項壞處、兩種「不同」的感受、你想去和不想去的理由。要求學生從兩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三)利用所讀的內容做解釋,例如:從文章資料……、用故事裡發生的事情回答……、解釋這故事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方。要求學生確實閱讀文章並加以推論。

不論是相同或不同角度,首要是根據所讀的文章去推論,這可以鼓勵學生先仔細閱讀才回答。想出一個答案後再想第二個,不是件容易的事,卻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去思考不容易直接到手的答案。至於從兩個角度回答,可幫助學生在腦中形成正、反辯,使思考靈活。例如目前關於地球暖化的議題,肯定的是「我們要愛惜資源」,但科學界正反資料都有,支援論述的證據也不只一種。

問直接擷取題(指答案很明顯在文章裡或過往學習經驗中,可直接拿來回答)讓孩子的學習變得單純,而生活中的問題,例如:「人與人之間會有誤解、失信、溝通不良、某種形式的偏見等,請說出解決方法。」卻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怎麼問,孩子就成為怎樣的學習者。因此,請試試上述(一)和(二)的提問方式,看看孩子的改變

来源:親子天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