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限購令牽動的是物價神經

日子不可長算,如果物價上漲的趨勢和幅度不能在全社會的範圍內得到有效的遏制,那麼這種由價格倒掛和由「限購」構成的保障,也會由於天長日久不堪其負而不能久遠。

漲價之痛由家庭主婦對日常開銷的不斷算計慢慢向全社會蔓延,終於連莘莘學子也感受到了壓力。日前,中國傳媒大學的一紙「饅頭限購令」,先由微博爆出,繼而轉發跟帖不斷,百度上搜索出的相關網頁已達八萬五千多條。由此不免讓人感嘆:饅頭雖小,卻牽動著物價這個社會的敏感神經。

老百姓體驗生活質量的最直接的辦法和感受,就是看物價的起伏。無論是從每天早上吃的油餅是不是越來越小,燒餅是不是越來越薄,還是農貿市場小販的秤越來越不准了的細枝末節中,百姓心中的「價格指數」比起相關部門的統計來,往往更來得真切,雖然它很可能不具備現代統計科學的嚴謹與普遍性。

物價是經濟生活的晴雨表。每個人無論窮富,總是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其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而對很多低收入者而言,每一次的物價波動,都會和他們日常生活的質量密切相關,包括能影響到每月能多吃或少吃幾頓紅燒肉。中國傳媒大學此舉,從保護學生利益及維持學校食堂的正常運轉出發,實屬無奈也無可厚非。但日子不可長算,如果物價上漲的趨勢和幅度不能在全社會的範圍內得到有效地遏制,那麼這種由價格倒掛和由「限購」構成的保障,也會由於天長日久不堪其負而不能久遠。「大河沒水小河干」、「覆巢之下無完卵」說的都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

自2010年以來,一輪又一輪漲價潮來勢洶洶,讓百姓既無可奈何又無所適從。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能不花的就不花,省一個是一個。但事關吃飯,總不能把嘴吊起來,於是,就只能從牙縫裡節約,讓肚子受點委屈。當然,就目前來講,絕大多數人的溫飽並沒有問題。但誰不想吃點好的又能少花點錢呢。這似乎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些大學食堂周邊,總有一些去「蹭飯」的人。實在不是這些人非要起鬨架秧子湊熱鬧,而是各自的經濟能力使他們不得不硬起自己的頭皮。讓人欣慰的是,傳媒大學有關饅頭的「限購令」,對學生的正常用餐和營養攝入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相反,還讓很多去晚了而買不到雞蛋的同學免去了擔心。但我擔心的倒是媒體報導的那些附近工地的工人們日後怎麼辦據媒體報導,他們有時候買饅頭二十、三十個地買,買雞蛋也常是一買幾十個。這些人顯然是游離於某些政策的照顧之外,那麼限購令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什麼?

本文留言

作者劉乃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