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民族主義者與追求「中國夢」(圖)
「80後」 康盛創想首席執行官(CEO)戴志康
【看中國記者唐安妮編譯報導】沒人確切知道中國經濟何時可能超越美國。但去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後,應該沒人再否定這種可能性。
現在,中國經濟的規模是美國15兆美金的三分之一,仍有一段路要走。但基於中國的高增長率和美國的低增長率,「經濟學人」雜誌估計這個變化將很快在2019年來臨。而高盛估計是2027年。
因此,在國家主席胡錦濤下週將對美國進行官方訪問、許多人希望這次訪問能改善兩國緊張關係之際,美國人民,上至總統貝拉克•歐巴馬下至普通百姓,可能都想知道:在中國經濟可能超越美國的這個時候,中國老百姓,尤其是很快將進入有錢、有影響力的社會階層的、1980年以後出生的那些中國人,他們懷有怎樣的想法。
26歲、身材嬌小、神情熱切的葛洋(音譯)是北京的「80後」網站Umiwi.com的編輯。「80後」這代人出生在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十年間。
葛小姐說:「首先,大多數‘80後’,特別是住在大城市和有一份體面工作的,並不羨慕美國的物質財富。美國物質上的東西我們這裡都有,比如iphone,在這裡非常受歡迎。他們所有的最好的商品我們都可以得到,所以這不是問題。但在文化方面,我們卻不能做他們所做的,比如製作‘貓和老鼠’動畫系列片、‘變形金剛’、‘阿凡達’、‘盜夢空間’、iphone,和芭比娃娃。在文化領域方面,美國有我們非常喜歡的東西。」
「80後」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很樂意承認自己比較自私。但總體上他們也在審視自己的內心,意識到他們肩負有將國家領向更好未來、遠離過去那種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所驅使的暴力和貧窮的歷史使命。
在中國人民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前三十年的、毀滅中華傳統的共產黨政治後,以及又經歷了後來三十年的、摧毀了不少環境與文化遺產的快速經濟增長期之後,如今的中國年輕人正在尋找人生的道德意義。
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中國文學的葛小姐說:「我們不是意識形態主義者。我們是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誰會不愛自己的國家呢?我們現在不再貧窮,而得以享受生活。我們想要有質量、有意義的生活,而不是像我們父母所度過的那種只有工作的生活。」
葛小姐在網站的工作使她每天能夠接觸到大量的「80後」想法。她預言在未來的三十年,中國人將追尋「中國夢」。
她說:「現在這是我們這裡的熱門話題。它從美國夢中得到啟發,但不同於美國夢。美國人說,你可以從無到有建造出一切東西。我們相信你可以愛你的家庭和民族、以及回歸民族文化之根,比如孔子。在過去60年裡,如此多的東西已被毀掉。我們想恢復我們的價值觀和找到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29歲的董木石(音譯)是北京一家國營電子公司的項目經理。雖然他從未到過美國,他說相比自己只從政治角度看事物的父母,他對美國的看法積極正面的多。在他這一代人中很典型的是,他這些個人觀點的形成來源於對生活質量方面的考量,那些他稱之為「真正幸福」的東西。
他在一封郵件中說:「我父母說美國正企圖利用民主來稱霸世界,但我不這樣認為。我不喜歡只基於政治來評判任何國家。我更願意瞭解生活在一個國家裡的人民的真實感受。在我看來,美國是一個擁有最先進的現代文化的國家,一個無論你來自哪裡都可以在那裡找到舒適生活的、慷慨的國家,而我很喜歡這點。也許這是因為我從未到過美國。但我愛這個國家。」
30歲的楊麗(音譯)畢業於西南城市重慶的法律專業,2003年離開中國,如今在瑞典一所大學裡做著管理工作。她和董先生都相信美國正試圖減緩甚至阻止中國崛起,這是在中國人中普遍持有的看法,但他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
楊小姐在一封郵件中說,「他們在用他們的意識形態去領導西方世界。這在經濟和全球政治上是很正常的。中國也會同樣這樣做。」
董先生說:「任何國家,假如你的競爭對手在快速發展,你當然想遏制它,因為你不知道如果你讓它發展,它將會對你做什麼。我完全可以理解這個。我不認為美國正在做的有什麼錯。」
楊小姐、董先生、和葛小姐都認為,「不能僅僅因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超過美國就意味著中國將看起來像個富裕的國家。中國人口如此眾多,從人均收入來看,中國在未來的長時間裏仍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儘管極少部分人會很有錢。」
葛小姐說:「去年中國超過日本時並沒使我們感覺比日本更好。我們平均收入仍比他們低的多。」但是人民的期待與收入在一起增長,「80後」向政府提出了一個大挑戰,展望未來,他們希望在政治上有更多的話語權。
她說:「人民想要具有競爭性的政治,想更多的瞭解那些領導這個國家的人,想知道他們是否像歐巴馬總統一樣確實是優秀的、而不僅僅是一群我們不認識的官僚。壞事在美國也同樣發生,但那裡至少有監督當權者的制度體系。在中國卻沒人能這樣做。如果我們不能監督政府所為,很多尖銳的社會問提,例如貪腐,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2011年1月12日
(來源:紐約時報)
- 關鍵字搜索:
-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