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與發改委口水戰(圖)

食用油本是一種不招誰也不惹誰的烹調用品,卻引發了中國最高經濟規劃部門與一家激進報紙的激烈口水戰。

喧嘩始於週一,當天《第一財經日報》刊發文章說中國部分食用油生產商已經停產。負責宏觀經濟規劃的中央政府機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即發布一則聲明,否認生產商停產,並批評《第一財經日報》的報導。

《第一財經日報》不是唯一報導停產的媒體,甚至也不是發改委的主要批評對象,但它對發改委的反駁力度在眾媒體中脫潁而出。該報週二發表聲明堅稱,其報導「有數據、文字和錄音作為物證」,並說,「作為一份始終堅持‘對時代負責’的報紙,我們對發改委的有關說法持保留意見」。

對於西方媒體來說,這種爭鬥稀鬆平常,但它在中國並不常見。當政府批評媒體報導時,媒體很少公開提出異議,尤其是批評來自於國家最高決策機構之一、所涉問題又關乎中央政策的時候。

兩週前,政府為控制食用油價格的快速上漲,要求關鍵生產商不要在春節過完以前提價。春節期間,中國人一般都是在家裡一起吃大餐。

那麼《第一財經日報》是怎麼想的?

該報被財經行業觀察者視為必讀報紙,其影響之大,完全可以比其他很多媒體承擔更多風險。在報導食用油停產的同一天,《第一財經日報》另一篇文章還報導,央行對部分銀行實施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將會展期。這篇報導被國際通訊社廣泛引用。

在食用油的問題上,《第一財經日報》或許也已經感受到自己成了政治上的贏家。食品生產這個問題很容易觸發公眾的焦慮,與政府公開爭辯,老百姓很可能會站在報社這一邊。

發改委到目前為止拒絕因為《第一財經日報》的反駁而為自己辯解。如果辯解,它保證未來數月食用油價格不漲、同時供應充足的壓力就會進一步加大,以免進一步激發《第一財經日報》的大膽抨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