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躲貓貓死」到「蓋被死」

內地看守所在押人員又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死法:蓋被子悶死!廣東22歲男子戚業強因涉嫌盜竊,於4月28日被公安拘捕,關押在茂名第一看守所。其家人上月25日突然接到警方通知,指戚猝死,原因「可能是蓋被子悶死的」。「蓋被死」事件震撼內地傳媒、網路,茂名當局迫於輿論壓力,已著手調查。

涉公安酷刑或獄霸凌虐

2009年2月,雲南青年李蕎明猝死於看守所,警方指其死因是「躲貓貓」(捉迷藏)時撞牆。自此之後,各地看守所對在押人員的非正常死亡的解釋可謂五花八門,越來越有「創意」:江西九江市李文彥「做噩夢死」,福建福州市溫龍輝「床上摔下死」,福建福清市陳姓學生「睡姿不對死」,山東文登市於維平「摳粉刺死」,江西修水縣陳緒金「摔跤死」,河南魯山縣王亞輝「喝開水死」,湖北公安縣薛宏福「洗臉死」……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死亡,帶給網民的是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帶給死者家屬的是無盡的傷痛,帶給輿論的是無盡的質疑、憤怒。內地傳媒、網路一直關注這類事件,關注被押人的人權、生命,質疑「在押人員的生命為何如此脆弱」,呼籲看守所「請不要拿生命開玩笑」。輿論嘩然之下,當局不得不重新調查,多數案件揭發死因涉公安酷刑或獄霸凌虐,有的案件仍不了了之。

黑箱作業致「創意」死因

內地看守所是羈押未經審判的疑犯或刑期一年之下的罪犯的場所,不同於2003年被總理溫家寶下令全國關閉的收容所。當年湖北大學生孫志剛在廣州收容所被毆打致死,引起社會強烈反彈,最終引致實行了5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看守所自然沒有被廢除之虞,加上內地司法制度的黑箱作業及服務於黨委和政府的特性,令看守所肆無忌憚地賣弄其死因「創意」。可以說,只要司法系統一日不變、一日不公開、一日不接受公眾監督,看守所對在押人員猝死的死因就會不斷獻出新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