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東北虎數量越來越少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威爾遜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次調查公布的名單,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有滅絕危險的動物物種年年都在增加。在調查的55926種動物中,有18351種有滅絕危險,相當於總數的33%,比去年增加了1060種,滅絕危險度較高的包括玳瑁等3565種動物。
據此,有學者提醒,地球或許正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其實早在2007年,就有科學家預測,按照中等範圍的全球氣候變暖情形,到2050年佔地球陸地表面積20%的區域中15%-37%的物種將注定消亡。野生救援組織主席史蒂夫的換算也許更加直觀:全球每年有近2.7萬個野生物種滅絕,確切說是每天滅絕74種,每小時滅絕3種。
物種大滅絕真的會來嗎?
學者認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許並非聳人聽聞。「為什麼一個個老物種會在我們面前撒手西去,就是因為我們的生產力發展速度超過了自然生產力的再生速度。人類在短短几百年的工業社會耗用了地球25億年積累的化石能源,隨著我們生產力的長足發展,人口的膨脹和對奢侈品需求的增強,比起其他物種,我們消費的太多、太快,人類漸漸成為這個星球上一切野生動植物超負荷消耗的掠奪者,同時也正在親手破壞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調查中,東南亞是動物物種損失最為嚴重的地區。科學家們認為,大規模種植油棕、採伐森林、開墾土地等是導致這一情況的主因。這似乎再一次印證,人類活動是生物多樣性衰減的元凶。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悲觀。現在大部分國家都已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也正在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一份名單,中國朱鹮、美國加利福尼亞禿鷹、蒙古野馬等64個瀕危物種滅絕危險度降低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這說明通過適當投資和努力,能夠阻止物種滅絕。
科技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著名生物學家約翰•馬敬能博士提醒,自然保護更多是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調整。「不要對自然過多人工干預,要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是非常強大的,我們要有效利用大自然的能量,然後去做一些大自然想做之事,而不是違背自然規律,否則人類和自然的鬥爭將永遠繼續下去,而大自然始終會戰勝,返回到其原本想要走的軌道當中。」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物種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