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恐慌為何蔓延?(圖)
這幾天,「浮雲」似乎成了一個熱詞:「飛人」劉翔面對亞運會坦言,輝煌與質疑只是「浮雲」;面對首演失常,張琳更新微博亦稱,「一切都是浮雲」;網壇名星李娜更是視媒體為「浮雲」……
巧合的是,11月17日,上證指數在補完當天的下跌缺口後,當日期待的陽K線卻亦「浮雲」般離大家遠去:至收盤時,上證綜指收報於2838.86點,大跌55.68點,跌幅達1.92%;深成指則報收於11917.49點,暴跌299.78點,跌幅2.45%。更嚴重的是,上證指數16日百餘點的長陰線以及17日的長上影小陰線,直接把3000點這塊「浮雲」也抹掉了!
近來,大盤下跌就放量,上漲就不「給力」,只能說明市場的恐慌程度在蔓延。看來,市場要「牛」轉乾坤,還不是簡單地說轉就轉的事,空間換時間或許將上演。
對於本輪的下跌,各方都在找原因,尤其是傳聞中的消息更是此起彼伏,比如國內一家公募基金掌門、其影響遠超李旭利的大佬已「被雙規」;比如國際大投行高盛的一份報告;再比如提高股票印花稅以及央行將再次加息,等等。上述傳聞之所以能多多少少對市場的下跌起了作用,只能說明熱錢和套利資金對於流動性收縮和政策轉向的敏感性。由此看來,近期A股市場的急跌,流動性收縮及其預期應該說是真正的元凶。
如果說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國、中國及隨後世界各國的減息或投資行為,挽救了即將崩潰的全球金融系統,那麼兩年後的今天,中國超常規的寬鬆貨幣政策及四萬億的投資計畫顯然應該回歸常態。更何況隨著美元的持續貶值以及本月美聯儲通過繼續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的QE2量化寬鬆計畫,使得世界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特別是黃金、有色資源等商品漲勢如虹。10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4%,創25個月以來的新高,就很能說明問題。溫和的通脹當然十分有利於股市的穩步上揚,然而一旦形成惡化的通脹,緊縮措施如果出籠,無疑對股市的影響是負面和下跌的。因此,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緊縮風險加劇,再次加息成為大概率事件。
與此同時,近來不斷有媒體報導稱,為防通脹,包括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在內的中國各大部委紛紛醞釀出臺物價調控措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廣州市考察時對此也有明確的表示:國務院正在擬定措施,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看來,中國應對通脹的治理已經上升到了市場化與行政化同步結隊出入。而這進一步撩撥起了機構資金們對流動性緊縮而繃緊的那根弦。
同時,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如今中美兩國作為世界經濟的兩大火車頭,其貨幣政策正好是相反的。美元的氾濫及其美元匯率的下跌,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不得不承受著輸入性通貨膨脹及自身通脹兩種影響。應對通脹和實際上的負利率,中國提高準備金率,加息等舉措,回收過於寬鬆的流動性也是正當其時。兩大火車頭的「碰撞」,明顯對中國,對世界經濟徹底擺脫金融危機影響提振全球經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中國股市上漲所依賴的宏觀基本面基礎就有可能動搖。一旦形成了這樣的預期,那麼股市上漲的根基同樣會產生動搖。
對於近一週以來的市場急跌,正如上述所言,流動性收縮及其預期是真元凶。而美元指數自11月5日以來至今的強反彈表明,熱錢短時間內流向發生了改變。原因就在於愛爾蘭債務危機的突發,以及美聯儲啟動QE2後引起世界各國的不滿。美元企穩反彈,大宗商品價格也開始下跌。而A股市本輪下跌由有色資源類股領跌,確有其內在的邏輯!
基本面的因素確實發生著一些微妙的變化。不過,筆者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即11月份的調整其實是對10月份月陽線的一種技術調整!因為筆者認為,10月份的陽線是大盤擺脫6124點下跌以來出現的第一根陽線,是新一輪牛市初步確立的一根重要陽線。大盤正在用空間換時間,忍一時之痛吧,否則怎麼才有收穫的快感?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