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監督的權力既敢欠債也敢刪文

「經費緊張」的霸王餐咋能吃得下?

河南日報9月29日刊登了一封題為《俺的飯錢啥時能要回來》的群眾來信,信中反映了濮陽市委辦公室欠桃園酒店13萬元飯錢沒有支付。濮陽市委辦公室於10月9日致函河南日報,「強烈要求從河南日報電子版上刪去該文章」。(11月12日《河南日報》)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對於這樣的道理,欠下13萬飯錢的濮陽市委辦公室並不敢徹底違背,所以,雖然在發給報社的公函中一再強調自己沒有任何欠賬,但在私下裡,對飯店老闆的主張還是認可的。也就是說,公開場合的否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畢竟公款吃喝、欠賬不還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官員們還沒有耍賴死不認賬的勇氣。

這毋寧說是因為濮陽市的官員們有多高的覺悟,倒不如說是他們的權力還沒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至少在超出濮陽市管轄範圍之外的地方,即使有摀住蓋住的心思,也未必有那個能力。所以《河南日報》刊登了這封讓濮陽市很沒面子的群眾來信之後,再惱火,濮陽市委辦公室也只能發個函要求在電子版上刪除該文章而已。

刪除電子版上而非紙版上的文章,只能減少一些受眾,少讓一些人知道而已,如果該群眾來信所反映的問題子虛烏有,從這封要求刪文章的公函的措施強烈程度來看,濮陽市委辦公室完全有膽量要求《河南日報》為此道歉,但它沒有。這說明,濮陽的領導幹部們還是有點心虛,也就是說,公款吃喝欠賬不還的事實是存在的。

且不說公款吃喝本身就應該受到懲處,單就吃飯而言,老百姓都知道兜裡有多少錢就吃多少錢的飯,這樣的道理市委辦的領導幹部們豈能不明白?市委辦一再強調自己部門經費緊張,既然明知沒錢付賬還要大吃大喝,那分明就是在吃霸王餐了!只是,為這麼多次霸王餐背書的是政府的信用。而在一次次的欠債不還中,一次次被透支的恰恰是政府的信用。透支的錢可以再還,透支的信用又如何修補呢?

欠債不還的人很多,欠債不還的機關部門也不少。但欠債卻公然指責討債者「不體諒市委辦的難處」的機關部門卻真不多見。不僅如此,市委辦還給債權人兩個選擇,要麼分期付款,但期限不定,要麼一次還清,但必須打個折扣——無賴的嘴臉躍然紙上!

機關幹部們飽了口腹之欲,為了掩蓋事實真相,它既然敢向省委機關報發函要求刪帖,如果它有足夠的權力,就敢通過其他途徑給自己創收。管住欠賬,就要管住領導幹部的嘴,而要管住他們的嘴,就要先管住他們的手,也就是要管住他們手中的權力。受到嚴格約束的權力,才既不敢公款吃喝,更不敢以機關的名義賒賬賴賬,更不敢胡亂髮函對新聞媒體的正常監督指手劃腳甚至公然施壓。
 

本文留言

作者張楠之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