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子專欄】道家不是哲學家

話說道儒墨法的中國文化(一)

作者:唐子  2010-11-12 22: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關於道家的學派研究從中華民國開始,就進入了新文化運動「全盤西化」的「西洋鏡」觀照的研討誤區:把道家看作缺乏邏輯思維系統的中國形而上學。尤其此後唯物史觀的所謂哲學史,更用生產力和階級的觀點,把道家研討納入黨文化的沒落奴隸主貴族的意識形態,跟今人眼下看法輪功,門道都沒找到。研討道家的「老子」其人,首先連「老子」兩個字都沒弄清楚,把道家與修行剝離,主觀人為地視為一個純粹坐而論道的思想流派,如同把法輪功跟其修煉剝離,硬生生地視為佛教、道教組織的外道,是共產黨意識形態破產所致的信仰危機的迷途。

道家破迷首先要破「黃帝」和「老子」的迷。如果把「猴子」當神,把生產力視為「道,把唯物史觀當成絕對真理,那麼中華文明「神人同在」的發生時期的人文始祖黃帝就居然跟成吉思汗之前蒙古的一個部落或聯盟首領混為一談。兩千年後的中華皇朝歷史和文化總導演「老子」,居然跟一個83歲左右的普通老者等量齊觀。這樣一個完全失真的前提下說的道家,跟今天挖空了煤的山西一樣。今日山西不再有春秋晉國的文化輝煌,今日道家則成了中國古文化乾枯的標本。所以,今天談論道家,先要正本清源地搞清楚黃帝和老子的歷史真相,還其血肉。

關於黃帝,在「戰蚩尤」的神話傳說解讀中,我已破過唯物史觀矮化中華人文始祖的迷,這位帶神通而來黃河中下游中華第一帝,以王道政治平天下、以古代聯邦制雛形和最大量的神通發明,奠定中國敬天畏地尚禮文化的基礎。其後顓頊、嚳、堯、舜沿襲其道德治國方式,邊做天子(帝君)邊修道,使中國避開了同時期埃及、巴比倫的中央集權制和殖民奴隸制,才有中華歷史文化到今天。斗轉星移兩千年,黃帝修道在春秋成了傳說,猶如釋迦牟尼修佛和耶穌救贖白人原罪成了傳說一般。惟有將釋佛和基督的神跡當真,解說的才是古印度和古羅馬一段時期的真正歷史,解說黃帝也是一樣。黃帝是修道帝君,152歲白日飛升。

現代人稱呼「老子」,大致是春秋一位活了80多歲、叫李聃的老爺子,是位哲學家,被神化為神仙和尊為道教祖師爺,對其《道德經》主要視為哲學。這種把古代修道者當作現代思想家的做法越來越矮化老子,正視不了一個修煉者肉身在人世幾百年與五千字的《道德經》誦悟價值不遜幾百萬字的《聖經》的事實。

如果五帝打理天下都活了百歲以上,老子道家清心寡慾、清靜無為、與世無爭,從西周中期活到春秋戰國之交400歲左右才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咋不可能?理論上說完全可能。史實考證張三豐活了宋、元、明三朝共212歲,相傳更活到雍正時期470多歲。既是修道成了真人,身體不受五行生剋的制約,細胞不在新陳代謝中,那就真的不會死了,死也只是給人看的戲。黃帝白日飛升,堯舜禹以死遁隱,如果真是在修道,其長治久安就是其能量的體現,禪讓為出世修煉,假死是保持中國的社會常態和讓其他人登場推進歷史。老子高齡暗管管仲、孔子。

這樣思考看似匪夷所思,其實反倒能讓今人無法解釋的孔子問禮老子、《黃帝內經》尊崇黃帝之類歷史合理解釋。在編劇、導演和演員三合一的真實的中華皇朝文化政治歷史劇裡,老子是尊稱,因為真的活了幾百歲,是管仲、孔子眼中的神仙,才會被兩人尊敬。這於近期西周青銅器窖藏銘文的考古研究關於《道德經》寫於公元前776年的判定是吻合的。關於《老子》的實證研究是西化的迷途,看不到中國神話傳說中就有的從天子修道到隱士修道的歷程,看不見老子活兩、三百歲修成中國大道老神仙的使命是在春秋亂世奉天命傳出《老子》這本奠基的道經及子學。老子之《道德經》不堪西式剝蔥似的「老學」研究引領老學迷途。

道家是以帝君、隱士系列的修煉者的總稱呼。帝君是傳說中的五帝和大禹,尊稱為帝,其實就是指他們是修道天子,所以有神奇事跡。大禹之後,帝君比拚力氣,歷史就轉成隱士修道,伊尹、姜尚,老子,管仲、孫子,范蠡,就是君主身旁的修道隱士,大隱隱於宮。後世孫臏、範睢、張良、諸葛亮,魏徵、周敦頤、邵雍、劉伯溫等人也是。滾滾紅塵中的君王越來越像職業演員,姜子牙們就成了導演,他們的謀略就是其輔助的國家、朝代的道術,其思想是修道體悟的表述。所以說,老子是奉天命而來、成大道而去的有影無蹤、留下文字的中國神人。

老子所著《道德經》/《老子》,如果只是80歲古代老翁寫的5000字長文,傳至今日也就好似古希臘哲人殘留世間幾十或幾百文字。如果是幾百歲的老道奉天命傳出上承五帝三代、下傳皇朝共和的真正歷史劇之劇本的奧秘,那麼理當基本完整保存作為中華道德歷史文字篇的見證。五千字,中華五千年道德文明密碼。慧眼看《老子》,字字見老子。由君王聖人修道到百家諸子修養,不讀《老子》智難生慧。故《老子》為中國古代修性煉命、修心養生之文士學子的誦經讀本。所以今人以所謂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軍事思想等分析來述評,很不得要領。

可以肯定地說,道家不是哲學家。事實上被稱為道家的老子、莊子,並無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墨家那樣的師生傳承關係和學術組織,跟法家類似,只是後世給歷史上一些崇道、敬法的學子們的一個統稱。道家這個稱呼是被漢朝司馬遷父親司馬談列為諸子百家的,並給予了最高的推崇。那正是漢朝文景之治時代。也可能是那時候才有黃老道家幾十年,以休養生息的無為道術指點皇帝治國。僅此而已。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六經治國」儒術,後世帝王傳承為禮教治國的道統。道家回歸商、周時期隱修,思想從此成為非主流,滲入到儒家經學之魏晉玄學,宋明理學、佛教禪宗裡,到中華民國被胡適等人詮釋成為哲學思想。

其實道家是華夏中國的本家,是春秋時期開始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各學派或思想黃河或長江的唐古拉山。也就是說,由黃帝等天子修道,到老子等隱士修道,他們的傳人將自己修道的道術運用到治國安邦、文韜武略上,就成了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說白了,春秋時期到漢唐佛教禪宗出現之前,中國思想就是道家思想,諸子百家真正就是一家,是天地人的自然道的陰柔、陽剛,猶如武功中南拳北腿似的各式各樣的化身。所以管仲尊王攘夷是其「水土民富」之王道稱霸術,而孔子克己復禮是其「仁義禮智」之王道治國術。《論語》更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管仲和范蠡可能明明白白就在修道,而孔子是不修道而在道中。

總之,道家是中國古代最為鮮明的修道智慧,與印度古代最為鮮明的修佛智慧,為東西修煉的兩大類別,到中國唐宋時代道、佛修煉兩家智慧在中國合璧。在天子修道轉入隱士修道之後,漢唐修道在民間走入道教修煉,為佛教傳入鋪路。而道家思想因為道家學子混跡於儒家或佛教、道教中,不再成為中國文化主流。但道家的智慧影響並沒有消失,而是水和氣似的滲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華皇朝的總的特徵是「道家搭臺,儒家演戲」,什麼臺?聖人道高臺。什麼戲?君子儒文戲,由老子編導、孔子為第一主演。從秦漢明清時代基本如此。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