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和尚皇帝 ──梁武帝蕭衍(圖)

梁武帝蕭衍曾欲遁入空門,最後是大臣們勸服才作罷。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48年,壽86歲,是從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蕭衍也是一位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專精的帝王。而其天生所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7、8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蕭衍少時就聰明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他和另外七個好友被稱為「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眺、範雲等。沈約後來寫了《宋書》、《齊紀》等書,而謝眺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八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七個人無法相比的。

蕭衍做皇帝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蕭衍做皇帝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勤於政務,不分冬夏春秋,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他為了廣泛的納諫,聽取眾人意見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未能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沒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朝廷提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

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正廉明。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可以升遷到大縣裡做縣令。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執行起來後,梁的官治狀況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不做皇帝一心向佛

南朝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尤其梁武帝蕭衍極力推崇佛教,使佛教在江南得以廣泛傳播。梁武帝在位期間曾四度捨身,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位「和尚皇帝」。

梁武帝年輕時信奉道教,登基第三年,他便率領僧俗二萬人舉行大法會,宣布自己「舍道歸佛」。他希望通過「以佛化治國」的途徑,將人們從對現實名利的關注引向對生命永恆追求與超脫。

梁武帝皈依佛門後,曾四度捨身同泰寺。西元527年,他在同泰寺裡住,便房睡素床,用土瓦茶具和碗,每日晨鐘暮鼓念誦經文,還與寺僧一起打掃佛殿。國不可一日無君,文武大臣們苦苦哀求,才把梁武帝請回到了皇宮。西元529年9月,梁武帝在同泰寺裡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帶領群臣拜完佛後不願回宮,當晚便住在同泰寺裡。

第二天,他在佛堂上為四部大眾開講《涅槃經》,大臣們百般勸說無果,於是,朝廷自公卿以下的群臣出錢一億萬(古代一億為十萬)奉贖,梁武帝方才於10月還宮。西元546年,83歲的梁武帝再次捨身,結果群臣花錢二億萬再次將他奉贖。一年後,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同泰寺,他「升光華殿講堂,講《金字三慧經》」,一共出家37天。貴為皇帝卻捨身出家,梁武帝的作法也擴大了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

由於帝王的推崇並以身事佛,南朝佛教至梁達到了頂峰,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乃成為國教,興盛空前。

本文留言

作者山行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