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誌撰文呼籲加強媒體控制(圖)


中國一貫嚴格控制媒體的作用

最新一期中共理論刊物《求是》發表署名文章,呼籲汲取蘇聯解體教訓,加強對媒體的控制。

這篇題為「輿論失控:蘇聯解體的催化劑」的文章一開頭就指出,在蘇聯演變和解體的過程中,新聞改革「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文章把當時蘇聯的所謂「輿論失控」總結為三個方面:脫離黨的領導、負面報導劇增、停止干擾BBC等西方廣播。

另一個和平獎

作者抨擊戈爾巴喬夫的新聞改革,稱蘇聯當時廢止對文化宣傳工作的行政干涉是「拋棄了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放棄了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

文章還說,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政策使得報刊「大量刊登的揭露官場營私舞弊、貪贓枉法、腐化墮落以及社會上酗酒、吸毒、婦女賣淫等現象的文章」,從而「嚴重搞亂了普通民眾的思想」。

作者特別提到,1987年1月,戈爾巴喬夫指示蘇聯停止干擾BBC對蘇廣播,不久又相繼停止對其它西方電臺的干擾,並指出西方媒體的「蠱惑性、煽動性不言自明」。

文章還指出,戈爾巴喬夫「這個親手搞垮蘇聯的人」,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俄國落筆中國著眼

文章結尾時認為,普京以後的媒體控制反而給俄羅斯帶來繁榮和穩定,因此中國必須看到蘇聯的「前車之鑒」。

作者特別針對目前中國的新聞體制改革呼聲為媒體控制辯護說,有人「攻擊中國的新聞制度,鼓吹媒體民營化」,這「恰恰證明」中國的制度是「正確、有效的」。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教授黃煜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最近溫家寶提了幾次普世價值和政治體制改革。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聲音,就是反對這樣的改革。《求是》雜誌的文章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這樣一種反對的聲音。

黃煜教授認為,在中共內部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一些要求政治體制改革,要求普世價值兌現。另外是比較保守的、左的、僵硬的聲音,要求抓住輿論導向和權力的基礎,認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輿論不能開放。

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經常反映中共內部偏左的聲音,其前身是中國「文革」期間聲名狼藉的《紅旗》雜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