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擴張 為政治不為經濟

德國東歐經濟關係委員會提出警告

中國企業靠著政府大筆金援的補助在世界各地的市場大舉開疆拓土,引起各國企業界的緊張與不滿,德國的東歐經濟關係委員會提出警告,中國企業的擴張受到政治目標的推動,而不是經濟目標,這將為歐盟帶來可怕後果。

東歐經濟關係委員會表示,中國利用東歐與中亞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刻,靠著低價策略、政府高額風險擔保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中國企業的行為威脅歐洲企業進入市場的機會,委員會主席孟高德(Klaus Mangold)表示,正當歐洲政府專心於處理金融危機的同時,中國已經展開在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烏茲別克等東歐、中亞國家的投資,這些國營企業已經「證明」他們帶著「銀彈」而來的威力。這個委員會由五個產業協會、一百四十家大型企業所組成,要求德國政府遊說北京與其他歐洲國家,確保中國對出口企業的補助不超過其他國家。

低價搶標破壞市場

該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靠著低價搶標工程進入歐洲市場,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海外工程集團公司(COVEC)領軍的四家業者,去年底以三.一九億歐元(台幣一五○億元)得標,擊退瑞典、西班牙、奧地利和德國業者,這是中國業者首度承包歐洲營建工程。歐洲營建業遊說團體OGID指控,中國業者得標價不到底標的一半,阻礙歐洲的公平競爭,OGID指出,中國政府會承擔中國海外工程公司的損失,這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中國銀行也以低於市場價格的融資利率參與東歐國家的基礎建設,中國企業獲得七億英鎊(台幣八十三億元)的橋樑工程案,原因是其中的一.四五億英鎊可以透過中國進出口銀行以不到市場利率的一半獲得貸款,德國銀行協會指出,中國廠商的融資條件透露出中國政府背後的大規模補助,不利歐洲的公平競爭環境。

南美非洲也傳反彈

不僅是歐洲企業對中國的入侵感到恐慌,南美的巴西與非洲的安哥拉也發出反彈的聲音;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資進入石油蘊藏量豐富的安哥拉,卻成為當地反政府份子攻擊的目標,因中國企業引進中國工人,沒有僱用當地勞工。在原油蘊藏量最高的卡賓達省(Cabinda),武裝組織卡賓達飛地解放陣線(FLEC)過去一年攻擊的目標都是中國工人或工程,組織發言人明格斯(Rodrigues Mingas)表示,遭到攻擊的中國人不是客人,他們是為安哥拉政府工作,協助中資進入非洲的諮詢顧問表示,中國輸入自己的勞動力,無法與當地民眾相處。

中國在巴西投資引起巴西企業不安,中國最大機車與汽車廠商之一力帆(Lifan)公司在巴西的投資,引發巴西民眾的疑慮,人民擔心力帆只在巴西組裝中國生產的汽車半成品零件,卻無意推動當地的汽車業發展。甚至拉丁美洲市場將面臨更多來自中國的競爭,波士頓大學教授蓋拉格(Kevin Gallagher)表示,巴西向拉丁美洲出口的產品中,有九十一%都將遭遇更廉價的中國產品競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