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工獲救與中國人的比較(圖)


獲救智利礦工高呼「智利萬歲」

智利聖何塞銅礦的33名礦工在被困地下兩個多月後全部獲救,中國民間熱評這一事件時,不禁比較反思中國的礦業安全問題。

智利礦工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焦點,中國的媒體也全面地以文字、圖片、視頻、評論、互動等多媒體形式報導了智利礦工獲救的消息。

中國網際網路個大門戶網站對這次營救進行了直播。營救當日,僅中國新浪網微博上的網民感言已經超過18萬條,反映出中國人對這一事件關注密切,感受強烈,感言紛紛。

這次事件受到中國媒體的關注原因之一,是有中國人的直接參與:中國上海三一集團智利分公司服務經理郝恆作為工程師參加救援行動,使用了中國製造的起重機。

就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說「中方很高興為營救智利礦工做出貢獻。」

這次智利礦難營救時間之長創下記錄,也在全球礦難最多、最頻繁多發的中國引起人們的思考和比較。

科學救援

中國專業人士說,智利成功營救礦工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在這次智利礦難事故當中,井下的緊急避難所為保證礦工生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

在被發現前的十七天,礦工們正是依靠著避難所裡的一點食品活下來,才有了後來地面上的營救。

中國媒體就此發表大量評論。一位被大量援引的「央視評論員」的文章指出:缺少必要的緊急避險設備,是國內礦山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文章說,中國煤礦普遍缺少避難設施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沒有把緊急避險設備作為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買不買全憑企業的自覺。

中國的網友們就此比較中國礦難例子說,因為井下缺乏避難設備,很多礦難生還的礦工是靠「吃樹皮、煤渣、裝炸藥的紙箱、喝污水」才活下來。

智利官方仔細根據科學依據,策劃了救援行動。在現場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不是總統和高官,而是鑽井專家。

救援現場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支援:美國的鑽井專家和大直徑鑽頭、中國的起重機和工程師,日本的宇航員內衣和太空食品。

媒體和責任

今年4月王家嶺礦難被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為「創造了中國救援史上的奇蹟」,不少網友對這兩次「救援奇蹟」進行比較後還認為,中國對礦難的報導缺乏透明性。

智利政府在這次礦難發生的第一時間裏,就呼籲國際援助,也引來了國際媒體的關注。

智利總統皮涅拉說,這次救援行動花費在1千萬到2千萬之間(直接費用,不含礦工醫療費、索賠費等)。

但這場救援巨大的耗資沒有白白停留在「媒體秀」上。皮涅拉說,這次礦難是一場深刻的教訓,雖然礦難救援行動取得成功,但事故責任人不能因此免責。另外,智利政府很快將就勞工安全問題出臺新措施。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4臺主持人質問國際煤礦工人工會的發言人智利安全生產是否漏洞很多之際,這位發言人則頻頻指出,比起中國煤礦惡劣的安全記錄,智利礦難遠不算糟糕。

「形勢穩定」

中國煤產量接近全球四成,而官方也承認每年高達2千多人死於礦難,佔全球比例將近80%。獨立勞工團體則說,實際死亡數字要高得多。

在全球歡慶智利礦工獲救的關注的同時,中國媒體就此發表了大量的評論文章。

新華社的評論文章說,智利礦難,由最初的一個地方性事故演變為一場幾千家媒體全球直播的生死大營救,如此關注礦工命運,是一種人類共有的,對他人苦難的同情和對生命尊嚴的關注。

中新社以「小國智利以大愛感動全球」為題的評論中說,智利政府的有關舉措深得民心。

不過,中國鋪天蓋地的評論裡很難找到中國礦工或礦山領導的親身感受、比較或評論。

近日中國媒體援引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統計說,今年1-9月,死亡人數和去年同比持平,但事故起數下降,所以「安全形勢總體穩定、趨於好轉」。

澳洲的自由撰稿人佳佳澳就智利營救成功給BBC中文網發來的評論說,如何看待生命是礦難救援的關鍵,如果當生命賤若草芥,礦難中死不見屍活不見人的怪事就會頻頻發生,礦難發生後有關部門反會為自己評功擺好,大肆慶典嘉獎的噁心事便會公開出現。

領導督陣

不久前,中國政府開始正式實施新規定,要求煤礦領導必須輪流和工人一起下井,以提高煤礦安全。

但資深媒體評論人石述思指出:中國安全生產的法規在不斷完善,處罰問責力度在加大,礦工的安全意識在提升,但面對著地方政府對GDP的瘋狂追求,面對著權力尋租下官煤勾結的血腥利益鏈條,面對著極端弱勢礦工的權益保障申訴成本居高不上,面對著社會監督的乏力和缺位,有關部門的努力被頻發的礦難完全遮蔽,至今沒有根本緩解的跡象。

中國媒體在報導智利銅礦礦工全部成功獲救的同時,也在很不起眼的地方也報導了如下一則消息: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大明山銅礦公司一名礦長帶領兩名管理人員下到停產礦井查看設備時,發生窒息事故,造成包括礦長在內的兩人死亡。

安監部門證實,因採礦證到期,事發礦井的171號窿道兩年前就被要求停止採礦。

看來光逼領導下井不僅不等於安全狀況改善,還可能導致更高級別的礦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立行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