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移民目的 轉移資產避泡沫破滅 (圖)

富人移民已經不是新聞,中國的富人大規模向海外轉移資產,實在是一件特大新聞,連續三個月,中國人民幣換成美元淨流出資産共計340億美元,平均每月113億美元,超過2008年以來的月度高點。中國富人把人民幣資産換成美元,出逃境外。

大陸官方網站消息,為配合這一部分資產流出境外,央行在8月份投放基礎貨幣38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多投放213億。人民幣基礎貨幣投放的乘數效應為16倍,等於直接向市場注入5000多億的貨幣。相當於8月份的新增貸款。8月份新增貸款為5452億人民幣。

當所有的新增貸款都依賴加印的貨幣時,說明銀行系統已經無款可貸。中國城鄉居民的28.5萬億存款已經被揮霍一空,如果此時,中國城鄉居民開始擠兌,那麼,印鈔廠就是24小時不停的加班,也無法滿足銀行櫃臺取現的需要。這種擠兌活動,很有可能發生在2011年年底或2012年上半年。

富人之所以匆忙轉移資產,是因為已經看見了泡沫破滅的結局。當政府試圖力壓房價無功而返時,表明政府的政策在市場上已經得不到認同,只要政府一天不放棄以貨幣來推動經濟增長,房價就不會停止上漲,直到泡沫破滅。

大部分富人從今年開始,越來越感覺到人民幣資産不安全,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和基本誠信受到質疑。再不轉移資產,他們多年積累的資產也許就將灰飛煙滅。所以,連續三個月將資產轉移。

因為8月份CPI同比漲幅再創新高後,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貶值確實已經達到了1.25%。自從CPI今年2月份達到2.7%的高點並超過一年期存款利率 (2.25%)後,居民實際存款已連續7個月為負,負利率格局進一步形成。負利率,等同於政府利用金融機構的管理公權,對普通百姓的財富進行掠奪。

這種掠奪不是一天兩天,而是33年。全球罕見。已經不可持續。如果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時,擁有100萬元,單純放到現在,只值當年15萬元。

在富人大舉轉移資產的時候,老百姓唯一抵禦貨幣貶值的方法就是,購買美元。也許這部分錢才不會貶值,在關鍵時刻用得著。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