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看好印度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有這麼兩個國家,國家A和國家B。1990年的時候國家A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317美元,國家B是491美元。2006年以後,國家A和國家B基本上達到同樣的水平。這個統計都拋開了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國家A的發展速度要比國家B的速度快很多。

這兩個國家哪個是民主國家?

答案是國家A是印度,實行民主制度,國家B是巴基斯坦,大部分時間實行軍人政?權。

現在大家總喜歡拿中國跟印度比,實際上這兩個國家有很多不可比的地方。從文化、地理位置上,跟印度具有可比性的國家是巴基斯坦。

從政治體制上講,印度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巴基斯坦有軍人政權的歷史,向不穩定的民主過渡,90年代後半期也開始試圖民主。國內很多人有一個非常強的觀念,認為民主制度不利於經濟發展,一黨制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如果要仔細做這方面的研究,就發現這種看法沒有任何實證的支持。

現在講的所謂專政體制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模式,一般都是指的東亞模式。如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南韓,當時實行專政體制,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還有新加坡,很多人說,這些國家都是一黨制,但都不是很成功嗎?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選擇偏差的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人只選擇了成功的國家,而忽視了不成功的國家。就好像你到一個彩票領獎中心,你等在那兒,來一人就問你贏彩票了嗎?贏了。再來一個人說你贏彩票了嗎?贏了,然後根據這個調查下結論,中彩票的概率是100%,從方法論上講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研究方式。三十年以前中國經濟並不成功,北韓也並不成功。

第二點,有人做過一個研究,雖然民主制度對GDP增長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從工資的統計來講是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的。也就是民主國家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是通過個人收入的增長、個人消費的增長來增加GDP的增長。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投資對GDP的增長效率要遠遠顯著於消費所帶來的,所以某種意義上,靠消費達到經濟增長,增長的速度比不上靠投資增長?快。

印度的消費佔GDP的比例比我們高,但它的儲蓄率比中國的高,這是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它的個人收入佔GDP比例比我們高。印度的個人收入佔GDP的比例可能在0.7%、0.8%左右,而中國是0.45%、0.5%的水平。這個國家的經濟推動是靠個人收入增長推動的,這也是我們研究其他民主國家得出的結論,雖然它不能夠很快地推動GDP的增長,但是能夠推動個人收入的增長。

針對消費內需的問題,我們看一組數據。中國家庭消費佔GDP的比例,上世紀90年代基本上是停滯不前的狀況,然後在2000年達到高點,現在一直在下降,大概是33%、34%。

研究表明,靠個人消費、個人收入來促進經濟增長,從長久來講,更有持續性,民主國家的經濟增長更有可持續性。這也是我比較看好印度的原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黃亞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