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甘肅舟曲發生泥石流,上千人遇難。本是「隴上江南」的舟曲縣,在貢獻了幾百億立方米的林木後,現在已是童山濯濯。災難中,三眼峪森林資源保護站職工劉長青的家被泥石流沖毀,他的大兒子、孫女罹難。
劉長青是舟曲縣林業局下屬事業單位「9.23」林場的職工,1990年,進入「9.23」林場當職工後,劉長青砍了9年樹,2000年起,他又栽了10年樹。為什麼,他們的林場沒能保護舟曲免於這場災難?
劉長青住在峽谷口附近,也就是縣城的最高處,他早年買下的一塊宅基地,建了兩層小樓,房子距離發生泥石流的三眼峪峽谷1公里遠。他的兒子一家住在白龍江邊,那是劉長青分得的林場家屬院一樓的房子,那是舟曲縣城的最低處。
父子倆住在「8.7」泥石流災害形成的淤泥帶的南北兩端。
在8月7日晚上11點半,三眼峪峽谷傳來震天的聲響,劉長青的樓房被泥石流淹沒、推倒後,僅剩下二樓臥室留在地面上,他們從窗口逃生。租住的一樓的一家4口人全部被埋。
在白龍江邊上的他兒子家中,劉長青的大兒子孫女遇難,只留下劉長青的兒媳婦肖英條。
栽了10年的樹,現在,劉長青痛悔地想,「如果那10多萬棵樹都活了,可能就不會有這次泥石流。」
1990年,劉長青進入「9.23」林場工作。2000年前後,「9.23」林場在全縣境內設了9個保護站,主要負責禁止亂砍亂伐、保持水土流失等工作。2008年4月,劉長青調入三眼峪保護站,保護站就建在三眼峪峽谷口的西側。
這次泥石流,就是從這條山溝裡肇禍。
劉長青說。「很多年前,溝裡(指三眼峪峽谷內)的樹都被附近的村民砍完了,直徑兩米的大樹都砍了。平時,站的管理也跟不上,村民的山羊隨便進去吃草,破壞得也很嚴重。」
保持水土流失的根本辦法,就是栽樹,恢復生態。2008年秋,「9.23」林場買了5萬多棵洋槐樹苗,組織職工在三眼峪峽谷栽種。「一人一天栽400顆,4天時間,我載了1600多顆。」
洋槐樹適合在乾旱環境中生長,1顆樹苗價格僅1毛錢。
劉長青介紹,科學的栽種辦法:樹苗栽種後立即澆水,澆水量3—4斤,水量要保證樹根周圍土壤在一週內保持水分。栽種一週後,再澆一次,水量相同。如此再順延兩週,澆同量的水。
「樹苗再下去,保證四個星期有水分的話,這棵樹就活了。只要成活,就不用去管它。」劉長青說。「三眼峪峽谷裡面,雖然山體的岩石很多,但還是有土壤的,能栽樹。」
但是,劉長青和同事們,栽完後,沒有澆過一次水。甚至連栽後即澆的程序也沒有做。
「栽樹的時候,縣分管林業的副縣長、‘9.23’林場、縣林業局局長都回來,晃一會兒,看一下,拍拍錄像就走了。」劉長青說。
2009年3月,「9.23」林場又在三眼峪組織了一次栽種。「這次規模更大,雇了民工,總共組織了50—80多個人,三天,載了10多萬棵松樹。」劉長青說。
但這次栽種與08年一樣,一樣沒有澆水。
劉長青說。「如果按照科學方法栽種,這兩年栽的15多萬棵樹至少能成活80%。但是,實際的成活率1%都不到。」
原因是,「背幾十斤的水上山,太累了,沒有人願意幹。」劉長青說。「栽種(的工作)都是(流於)形式,領導不負責任,職工也不負責任。職工不負責任,是因為思想有情緒,生活不安心。」
「9.23」林場是林業局下屬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企業化管理。
在1998年以前,「9.23」林場負責砍樹,1998年後,中央政府推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對天然林實行停採停運,「9.23」林場轉而變成護林的單位,目前有職工150多人。
「工資是中央財政,也就是天然林保護工程轉向資金佔80%,地方財政佔20%。但是,工資很多年都發不到位。」
2000年至2007年11月,劉長青每個月的工資是485元。劉長青工齡有34年,已是目前「9.23」林場工齡最高的職工。林場2、30歲的年輕人月工資僅2、3百元。
因此,劉長青和其他職工認為中央財政的專項資金被剋扣,地方財政的資金也沒有到位,他們多年上訪,並無下文。
為了討生活,劉長青日常的工作是在舟曲縣城幫人扛東西,類似重慶的「棒棒」,一天下來,多的話能掙上百元。
7月中旬的一天,三眼峪保護站的站長打電話給劉長青,說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到三眼峪峽谷考察,考察的內容大致為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成果,全站人必須出勤。
這是劉長青最後一次去保護站。
8月7日11時半,三眼峪峽谷的泥石流衝入保護站屋內,門窗全毀,屋內淤泥厚達1米以上。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舟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