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崛起是如何變成壞事的

作者:黃鐘  2010-08-23 22: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945年4月30日,56歲的希特勒自殺。5月7日,存在了12年四個月的第三帝國,簽下了無條件投降書。5月8日午夜,鏖戰了五年八個月零七天的歐洲迎來了和平。炮火和轟炸停止了,但歐洲已是斷垣殘壁。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歷史上可怕的人物。」一位當代的德國歷史學家如是說。然而,納粹德國給世界帶來60年前的那場浩劫,卻不僅僅是因為希特勒品性的緣故。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到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的時候,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使得20年前慘敗的德國,又重新崛起成為歐洲大國。

可以說,剛剛上臺的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面對的是一個經濟凋敝的德國。可等到戰後,納粹德國的名將古德裡安在回憶錄裡依然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德國在希特勒獨裁之下獲得了一些卓越成就,其中一項就是「失業現象消滅了」。如果不因人廢言,平心而論,這位戰犯的話並不全是自吹自擂。希特勒的執政經歷表明,獨裁統治可不是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面目可猙。

1933年希特勒剛上臺時,德國經濟幾乎陷於停頓狀態,失業人數高達 600萬,如果加上400萬臨時工,算上家屬,德國6,600萬人口中,幾乎一半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1933年2月1日,也就是希特勒上臺的第三天, 他就在廣播電臺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聲稱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這不僅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似的政治口號。事實上,通過納粹當局的努力,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僅1.3%,而當時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比 利時為8.7%,荷蘭為 9.9%。用納粹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創造了「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蹟」。

在著力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納粹德國也高度重視社會福利政策。希特勒在1930年就說過,「用警察、機關鎗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單獨維持統治」。這不僅是他的思想,也是他的實踐。希特勒上臺後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僅1937年1年內,全德約有1,000 萬人參加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 擁有一輛小汽車」。納粹的政治牛皮不完全是吹的。就經濟發展而言,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創造了 德國經濟恢復的奇蹟。

這一切無疑會使人們在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既然失業的有工作,挨餓的有飯吃,那麼,民主政體、議會制被污蔑為 「西方的」,言論不再自由,選舉不再公正,今天這個人被驅逐,明天那個人被監禁,只要德國在繁榮,德國在發展,德國在強大,這就夠了!人民是很容易被分化和收買的。希特勒的政治糖衣炮彈,有效地消解了德國民眾對法西斯統治的抵抗情緒和反對力量。希特勒贏得了廣大下層民眾在政治上的順從和支持。

一個始終籠罩在戰敗國陰影中的民族,自然是有理由為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自豪。納粹也不會放過宣揚這樣的「偉大」成就。就連體育,包括1936年柏林奧運會都成為了德國政治宣傳的工具。希特勒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大會總裁。他下令用16噸銅鑄了一座奧林匹克巨鐘,建造了一座高達70米的希特勒鐘塔,建了一座能容納十萬人的運動場,建了一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游泳池,並修建了比洛杉磯奧運會要豪華的奧運村,而且大肆宣傳德國的「繁榮與昌盛」。德國第一次通過電 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當時,希特勒完全有理由稱這是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奧運會。在這次奧運會上,德國獲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拿了世界 第一。體育政治和體育民族主義的狂熱,被希特勒發揮得淋漓盡致。希特勒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和平政治家的形象,而很多人也為他所矇蔽。這一年,他在一份秘密備 忘錄裡要求,「德國軍隊必須在四年內具有作戰的能力。德國的經濟必須在四年內具有進行戰爭的能力」。

希特勒在戰前的另一個成就,就是通過不流血的外交征服,一步步使德國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了「正常」國家。根據1919年6月28日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一共喪失了擁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國土,從1920年3月21日起,德國國防軍減少到十萬人,而且只能用於維護德國內部秩序和執行邊防警察任務。凡爾賽和約禁止實行 義務兵役制,不准有任何空軍武器。當然,這是一個地位低下的戰敗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常國家。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秘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國際聯盟對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行為只是口頭上抗議,沒有誰準備 用武力制止希特勒的擴軍備戰。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開始他宣稱這次佔領 「純屬象徵性質」,還提出要跟鄰國簽定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條約。 1938年3月,奧地利「回歸」德國。半年後,希特勒又要求有350萬人口的蘇臺德地區回歸德國。希特勒說這是他歐洲提出的「最後一個領土要求」。古德裡 安說:「薩爾地區的收回、軍事自主權的建立、萊茵河地區的佔領、奧地利的合併──這些事情都能夠得到全德國人民的擁護,甚至於外國也都不乏表示同情的 人。」到入侵波蘭時,希特勒僅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使德國的空軍力量已經超過英國,陸軍力量也超過法國,成為歐洲軍力最強大的國家。德國再次成為歐洲強 國。

戰前,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使德國在戰敗的陰影中迅速崛起,而這是以不流血的方式實現的。

1939年3月15 日,德軍佔領布拉格。1939年4月20日,希特勒50大壽。德國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所有各兵種的軍旗都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軍旗營」,這麼多的軍旗 都向希特勒前傾致敬。古德裡安就說: 「他的事業到這個時候可以說已經登峰造極。他是不是懂得持盈保泰,適而可止的道理呢?當時的情況已具極度的爆炸性。」但希特勒沒有「止」。一如古德裡安所 說:「在捷克被佔之後,梅默爾也被兼併了。這個時候的德國,已擁有強有力的地位。似乎以後任何的國際問題,都可以用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可是希特勒卻似乎從 來不考慮這個問題。」希特勒不想止步,德國就沒有人和力量能夠迫使他止步。

作為個人,希特勒是個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煙。就連古德裡 安也說,「從個人方面來說,他的生活方式是很高尚純潔,很值得人敬佩的」。如果用人們習慣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希特勒,他也不是一無是處啊。但希特勒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權在握的政治領袖,是否素食,是否喝酒抽煙,都是細枝末節。他可以不喜歡在個人生活上過花納稅人的錢或者其他什麼的,但他不怕多流納稅人的血。

1938年11月10日,希特勒對記者聲稱他怎麼多年來談論和平是「迫不得已」,「我只有不斷地重申德國的和平願望與計畫才能一 點一點地為德國人民贏回自由,使他們獲得下一階段必不可少的武器」。希特勒的目標不僅僅是廢除凡爾賽和約,儘管古德裡安將軍從蘇臺德地區回到柏林的時候, 「心裏還滿以為會有一個長期的和平」。不過,就像他在回憶錄裡說的那樣,「不幸得很,我完全預料錯誤」。希特勒在把德國和歐洲往深淵裡拖。但是,這時的德 國自己已經不能遏制希特勒的瘋狂,相反,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在德國逐步建立起了讓德國人俯首帖耳的極權體制。

「元首永遠是正確的。 元首的意志就是法律。」希特勒像獨裁者一樣,他不僅要控制國家、土地、和人民的肉體,還要控制人民的精神和思想。納粹讓孩子從小就接受納粹精神的培育,成 立了「少年隊」、「希特勒青年團」、「德國少女聯盟」等組織,把所有的孩子按照不同年齡都囊括進去,組織起來了,從而培養出符合納粹精神的新人。第三帝國 的指導性口號是:「元首命令,我們緊跟!」德國人民必須聽希特勒的話,跟納粹黨走。要做到這一點,僅僅靠教育宣傳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嚴密的組織保證。思想 文化控制而言,有著納粹黨和政府的兩大系統。比如,1934年1月設立了納粹黨世界觀學習教育監察處,負責監管黨員的思想教育和培訓。1933年3月,德 國政府成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戈培爾出任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他強調,大眾傳媒只能是納粹黨的工具,任務是向民眾解釋納粹黨的政策和措施,並用納粹 主義思想改造德國人民。他聲稱宣傳者的背後應該豎著一把劍。納粹當局迫害和驅逐「製造和傳播非德意志精神」的文化人一點也不客氣。1938年8月,德國政府公布了第一批被革除國籍、成為不受法律保護者的名單。到1938年底,共有84批、大約 5,000名科學文化人士被迫流亡。

戈培爾有句講宣傳工作的名言:「即使是一個簡單的謊話,一旦你開始說了,就要說到底。」可是謊言畢竟是謊言。為了維護謊言,除了繼續說謊之外,密探、監獄和死 刑,總是極權政治的孿生兄弟。可以說希特勒的監控體系是卓有成效。比如黨衛隊保安處和蓋世太保建立了周詳的檔案系統,為每一個可能的敵人設立案卷。德國的猶太人和那些無論是思想或者行動上否定納粹主義的人,無論你是共產黨人還是社會民主黨人,或者是和平主義者、自由主義者,都不能不生活在納粹的密探、警察 和集中營的恐怖之下。比如,大學生裡的志願情報員會定期上交聽課筆記,這樣一來,大學老師的政治態度,也就在黨衛隊保安處和蓋世太保的掌握之中了。如此環境,老師上課自然也就會傾向於跟納粹黨和元首保持一致了。而希特勒的鎮壓體系也從來沒有吃白飯。據估計,1933∼1938年,納粹人民法庭和特別法庭共判處34萬人長達100萬年的監禁;1939∼1945年,納粹軍事法庭判處國防軍官兵25,000人死刑。在集中營被殺害的估計有1,100萬人,另外遭受 殘酷摧殘的大約1,800萬人。

在這樣的監控和鎮壓體系之下,所有的反抗和異議活動都面臨致命的危險。在納粹德國,甚至連經濟部長、 軍事經濟全權總代表沙赫特的電話,也遭到女管家──一位蓋世太保的志願情報員──的竊聽。這樣一來,一小撮的反對者不斷被發現和被清除,反過來,極權政治 的嚴酷性使得反對和異議的人士總是只有一小撮或者極個別,並顯得孤立無援,於是乎,對希特勒統治所表現出來的狂熱,最後很難分清是出於恐懼,還是出於真 心。這個國家在獨裁者和納粹黨面前只會大聲說是,在世界面前大聲說不。對於政壇的氛圍,古德裡安在回憶錄裡就說:「我曾經參加過無數次的匯報和會議,深知 很少有幾個人是敢於和他(希特勒)對立的,而這些人在今天仍能活著的也就更少了。有些人只敢在走廊上交頭接耳的談話,以表示他們的反對,或是鼓勵旁人去送 死……」

1938年之後,納粹德國政府內閣就再也沒有開過一次會議。部長都是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單獨工作。甚至連部長也常常是從報紙廣 播中才知道「德國政府」做出了什麼決定,或者頒布了什麼法令。在政府機構之外,設置了一個與政府機構平行的納粹黨的機構。希特勒的口號是:「政府並不控制 黨,而黨卻控制政府。」就連後來成為戰爭罪犯的古德裡安在回憶錄裡也說:「於是就發生了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行政權轉到了黨的手裡,一切實權操在黨委的手 中。」黨老爺才是實權派。國會形同虛設,由於議員開會只是高唱國歌《德意志高於一切》和納粹黨黨歌「霍爾斯特《威塞爾之歌》,此外沒有任何發言辯論,被稱 為「昂貴的合唱團」。授權法案的規定,使得希特勒的命令具有和法律平等的權力。

當然,納粹德國也沒有執政黨和在野黨之間的相互制約 了。用納粹的話來說,就是「國內不再有黨爭」。希特勒在1933年7月14日頒布《禁止組織新政黨法》,不僅取締了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而且解散了包括天 主教中央黨和民族人民黨在內的一切政黨,而且納粹黨是 「德國唯一的政黨」。這一年的12月1日,頒布的黨和國家統一法,確立了納粹黨在德國至高無上的地位。既然沒有了在野黨,也就無所謂執政黨了,納粹成為了 德國一黨專政的統治黨。希特勒在1934年9 月的納粹黨黨代會上說:「黨是指揮國家的。不是國家指揮我們,而是我們指揮國家。」1937年1月25日頒布的《文職人員法》規定,今後政府官員必須由納 粹黨員擔任,思想上真正信仰民族社會主義,無條件支持納粹的政治目標,政府官員必須同黨的幹部一樣宣誓效忠於希特勒。1939年後,納粹黨籍成為當官的先 決條件。希特勒在德國實現了黨國一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想望自由地活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