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村鎮中的風水術

徽州屬丘陵地區,村鎮選址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環水、面屏,即基址後有山作倚托,中間有水流過,前面有較小的山作為屏障。在平原地帶,水流就代替山脈而成為「龍脈」。如果用風水理論檢驗村鎮的地形有某些缺陷(「不吉」因素),可以用人工開圳塘、筑丘壩、植樹林、造橋樑、建亭閣等方法來加以補救。例如黟縣宏村,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鄰縣休寧風水師提出須在村中開挖池塘,把溪水積蓄在村內,方可使子孫科甲鼎盛。這個池塘現稱「月塘」,對村內居民的洗濯、防火、美化環境仍起著重要作用。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又有人提出還須在村南筑壩開池以蓄更多流水可使子孫逢凶化吉。這個池塘面積較大,現稱「南湖」。

其實這種挖塘筑池的水利工程完全是造福於民的舉措,只是倡議者用了神諭式的凶吉觀來獲取居民的支持而已。風水認為水是財富,是「氣」之所依,所以水流的出口處應有「關鎖」,以便留住吉氣、財氣。關鎖的形成,一是靠地形,即村鎮的水口應是山環水繞、曲折有緻,猶如門戶;二是靠人工在水口架橋,或適當改造地形。徽州許多村鎮都在水口建橋,而且多數是廊橋(即風雨橋),既達到了風水的要求,又形成為村鎮的交通要道和公共活動場所。

例如許村高陽橋,橋的周圍還有牌坊、樓閣、庭園等建築,形成村頭活動中心。又如棠樾村,它的水口原來僅在西側有一座小山,而東側平坦,無所關攔,明代沿溪流筑了七座土丘,稱這為「七星墩」,土丘雖小,但可借「七星」在人們心理上的作用以加強「關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