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太歲頭上不可動土

 2010-05-18 11: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人們常常說「太歲頭上不可動土」,意思是不能用雞蛋碰石頭,觸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那麼「太歲」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史料,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歲君,具體指的是天上的木星。戰國之前,人們根據木星的運行軌跡,將天空由北依次向西、南、東劃分為十二段。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古人相信每一個星體都有神明掌管,因此太歲星君被民間奉祀為值歲神。

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將殷紂王之子殷郊奉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管當年的休咎;以楊任為甲子太歲正神,掌管人間之過。當天上的太歲星君運行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那個方位的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因此就觸犯了神靈,會有災禍。

在人間太歲的化身又是怎樣的呢?在中國早期的地理著作、神話史書《山海經》中,將人間的太歲稱為「肉芫」和「視肉」,書中記載:「聚肉有眼而無胃,與彼馬勒頗相彷彿,奇在不盡,食人薄味。」晉代學者郭璞在註釋《山海經》時,對「視肉」做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唐代學者虞世南的《北堂書抄》中轉錄了《臨海異物誌》關於「土肉」的記載,文中說:「土肉,正黑,大如小兒,臂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釵股,浚克食。」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肉芫」稱為「本經上品」,對「肉芫」是這樣描述的:「肉芫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

根據漢代王充的《論衡》,至遲在西漢,人們就已經認為動土起宅、遷徙嫁娶等必須避開太歲所經過的方位。「 太歲頭上不可動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神靈的尊崇。古書中亦有不相信這句話而遭報應的記載,如唐代《酉陽雜俎》一書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祭祀太歲原來並不見記載於國家祀典中,大概到了元代,才成為一種國家祭祀行為,明代還專門設置了祭壇。到了後來,太歲成為道教神明之一,並被引用為「神煞論」來推斷人的運程。比如,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年庚對沖者,則叫沖太歲,這就是「太歲頭上不可動土」的由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