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呼籲建立「網路特區」

中國網路企業高層主管呼籲當局對網路行業採取更加寬容的態度,他們建議,比照當年建立「經濟特區」策略,在深圳成立網路監管特區,以免忽緊忽鬆的政策損害企業和網民的利益。

中國當局不久前整頓網際網路(網路),關閉10幾萬家網站。美國之音報導,金沙江創業投資總經理丁健說,網際網路監管是非常複雜問題,不能一會兒緊、一會兒松,新的監管措施可以先在小范圍內試驗,成熟後再推向整個網路。

他建議,把深圳當成實驗區,有什麼新的監管政策想法,不管是更松還是更緊,先在當地試一下。

丁健認為,中國以前在公共治理方面有一種現象,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亂」,他不希望網際網路上也出現這種局面。

報導說,持這項觀點的網路高層主管不只丁健,在上個月召開的2010中國IT領袖峰會上,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表示,「10幾萬家網站被關閉,這裡面可能會有像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這樣的未來巨頭被扼殺了。」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則說,「過去網際網路發展不錯是因為政府干預較少。」

部分業者建言,在深圳成立網際網路特區,以恢復網際網路起步時期的寬容狀態。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丁健認為,深圳毗鄰香港,文化上跟香港聯繫緊密,網際網路發達,網民素質較高,可以讓深圳在網際網路監管上進行試驗。

至於試什麼?丁健舉例說,「比如黃色的東西,我們怎麼樣把它盡量地減少,或者是用分級的理念,或者是用自律的理念等。這些東西都可以試。但是這些東西在全國一開始就試,其實還是很困難。中國電影分級制搞了多少年,也沒搞出來。」

丁健在IT領袖峰會上說,可以在深圳完全放開監管,看看在更加自由的環境裡,網際網路的走向如何,探索出一個適合中國的網際網路監管方式。

他認為,監管是必要的,但是監管要走一定程序,要公正、合理。他說,現在的監管環境是「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犯一個錯誤就一棍子打死。

不過,北京大學副教授胡泳說,中國網際網路管理是個整體問題,不是一個可以進行局部實驗的問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