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壓力大,人行:升息機率大增

中國官員再度釋出即將升息的訊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巡視員李德日前表示,人行升息的可能性已經比較大,但升息幅度有限。知名經濟學家余永定則建議,應調整貨幣政策以解決經濟結構失衡。他認為可合理提高利率。 李德在上海出席一論壇時表示,CPI水平超過了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後,形成了實際負利率,因此人行升息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即使升息,也是小幅的。 財經界普遍認為,CPI將是人民銀行考慮升息的重要指標。中國政府在今年3月定出年度CPI目標為3%,但是由於目前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為2.25%,意味CPI超過此值時,即進入實際負利率時代。而今年2月CPI達2.7%,3月為2.4%,均已超過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市場對升息的預期也日漸升高。 李德表示,目前人行貨幣政策還是以微調為主,並偏重數量調整。但去年商業銀行投放近10兆元人民幣新增貸款,貨幣供應量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勢必會對通膨形成壓力。 曾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余永定認為,中國當前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似乎近一步惡化,貨幣政策應進行相關調整。 中國證券報引述余永定的話指出,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中國的利率已是負利率,這也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問題。如何合理提高利率、控制信貸規模等問題迫在眉睫。 他指出,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較去年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外部需求、通貨膨脹預期、固定資產投資這3方面。除非推出新的刺激政策,否則今年消費增長對GDP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余永定還認為,由於製造業和基礎建設對投資變動的影響力減弱,以及房地產投資的明顯抑制,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會明顯放緩。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稍早公布的數據,今年1∼3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4%,第1季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7.9%,已較2009年全年的94.6%回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