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地震損失沒那麼大?用數據說話。

先上事實

1.2007年7月16日,裡氏6.6級地震,共7人罹難,852人受傷,避難者多達8000多人(http://news.qq.com/a/20070717/000003.htm)。

2.2008年6月14日,裡氏7.2級地震,9人死亡,近200人受傷,還有10餘人下落不明(http://www.guilinlife.com/glrb/html/2008-06/16/content_17410.htm)。

3.2009年8月11日,裡氏6.6級,112人受傷,可能有1人死亡(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yt/news/2009/08-12/1814047.shtml)。

4.2010年2月27日,裡氏6.9級,截至北京時間上午6點半為止,傳出 1人輕傷(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world/2010-02-27/25839.html)。

5.2006年11月15日,裡氏8.1級,沒有關於財產損失或人員受傷的消息。
  
在日本,大地震以後,傷亡人數通常比較小。二戰以後,除開數字被認為高得瘋狂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死亡6434人)外,絕大多數時候死亡數字都控制在三位數以內,很多時候甚至就沒有死者,只有傷者。這應該歸功於日本成功的地震減災對策,其包括強制性的建築物抗震標準、民眾的防震知識教育、適時開展地震模擬實地演習等等。
  
看了很多專家和網友的評論,關於日本地震救災經驗,總結如下:

1.預報。在現今的技術條件下,地震預報仍然不能達到完全準確,這方面中國和日本是一樣的,但日本的預警制度明顯強於中國。即便缺乏提前預報地震的技術能力,只要能在地震搖晃發生後迅即發布地震預警,也能為震中之外地方人們贏得些許寶貴的逃生時間,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震的損害程度。日本的地震預警機制高效、快捷,可以想像,如果在預測到數秒鐘後可能發生地震之後,需要經過一長串繁瑣、複雜的預警發布報批程序,就不可能能趕在地震發生前甚或與地震發生同時發布預警,發布地震信息的時候地震就可能已經發生完畢,地震預警的預防效用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2.政府反應迅速。日本中央防災會議是推進綜合防災工作的最高決策機關,地震一旦發生,與救災相關的銀行行長、紅十字會會長、電信電話公司董事長等也會納入最高防災機關。日本各級政府對地震早設有應急機構,如在某次受災嚴重的十日町,在地震發生半小時內,市政府全體職員就快速集合到市政府,並立即開始收集信息,把地震死傷人數、房屋倒塌情況、斷電、斷水和交通中斷等情況都及時向政府匯報,以供快速決策。
  
3.專業的救援隊伍。日本災害救援隊按國際救援隊標準建設,主要包括:SAR(搜索與救援)隊;專業救助隊;醫療隊;生活自給充足的管理隊;高效的聯絡隊;按國際救援培訓指導教材進行培訓的教育隊。該隊按照規定配備有一百餘噸的設備和工具,包括運輸與通訊車輛,船隻和小型直升機,各類起重、挖掘和裝卸工具,搜救儀器,個人全套用具,生活補給儲存設備,發電設備等。日本災害救援隊在1999年 -2001年期間,每年的財政預算為4850萬美元左右(含全體職員年工資的1/2),其中的300萬美元為設備儀器購置費,年培訓演練費為500萬美元,緊急需求時可動用的援助費約80萬美元。
  
4.迅速籌集救災物資的能力。日本是地震多發地區,政府設立了專門的救災資金,並適當的增加預算。地震一旦發生,資金就開始啟動。日本各縣城市之間都締結了防災互助協定,相互協作的救援體制保證了物資的順利調運。
  
此外,日本政府非常重視過敏的自救與互救教育,相信看過《櫻桃小丸子》的同學肯定還記得小丸子學校的地震演習,小丸子是多久前拍的?可見起碼在學校教育環節,在地震的自救方面,日本學校教育摔中國學校教育幾條街了

1.建築材料與質量。日本城市一般住房的設計抗震等級高達十二級。日本山區民家的建築大多以木製結構和木質材料為主,在地震時房屋倒塌後,木質結構的房屋會出現很多空隙,因此建築物裡的人員生存機會較多,能夠較長時間等待救援。中國的房屋建築材料以磚為主,大地震發生後磚制房屋會粉碎性倒塌,建築物空隙較少,倒塌房屋內的人員生存機會也隨之下降。此外磚制房屋倒塌後會出現大量灰塵,也會使被困者窒息致死。汶川地震後日本的學者進行了總結對比,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是汶川的房屋質量太差,不利於抗震。
  
2.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和全社會抗震防災能力。學生每年最少兩次地震避難演習,每家都有緊急避難用品包。全國各地設有不少地震博物館和地震知識學習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在這些地震博物館內,市民們能夠親身體驗地震時的感覺。設立「防災日」,提高民眾防災意識。重視防災避難的設計。公路、鐵路和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有政府指定的避難「緩衝地帶」,不少城中綠地和街心公園的入口處都插著「地震避難所」的牌子。
  
3.政府注重總結和反思,修訂完善相關法令法規 ,包括《災害對策基本法》、《防災基本計畫》、《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關於推進目前的防災對策》等等,反正很多。
  
還有一點特意提出來,日本政府在對待地震問題上的態度是「報憂不報喜」,動不動就講「30年內還將發生特大地震」等,藉以提高民眾對防災問題的重視。
  
對比下中國政府,地震發生後只會號召捐款、煽情、搞晚會、視察險情,搞什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確實,很多出發點是好點,全國人民心連心,但是為什麼就不能力所能及的做一些預防和防範措施呢?日本是比中國富裕很多,這並不是理由,學校地震演習及民眾教育是很簡單的事情,預警機制高效及快捷化也不會要用多少錢,無非就是報導不真實引起恐慌會引起某些人官位不保,結果導致那麼多生命白白犧牲,杯具。

最後,提出日本的初衷並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日本在地震救災方面確實很有代表性,人家做得確實好,值得學習,我以為沒必要為民族仇恨犧牲一些活生生的生命!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5&t=5773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chouchou715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