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年在這個節日,中國都會出現有關讀書風氣是否每況愈下的爭論,今年也不例外。據中新社報導,儘管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下,中國國 民閱讀率有了一定改觀,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調查顯示,2009年,全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
報導並引述全國政協委員趙麗宏表示,中國人今天的閱讀狀態,令人堪憂,中國國民每年平均讀書的數量,只有歐美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報導說,閱讀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一件要緊的事,在一些人看來,讀書和遊戲享樂、賺錢陞官沒有關係,何必浪費時間?
*余傑:出版沒有自由所致*
中國著名獨立作家余傑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 時,斷言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說,讀書的人少了,跟經濟發展並沒有關係。余傑說:「但是我認為這個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中國進入一個市場經濟,大家都去賺 錢,社會壓力很大。我覺得更多的原因,還是中共他們的這種新聞出版沒有自由,新聞出版方面的限制,那些真正的好書根本沒有辦法得到出版,我覺得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余傑指出,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物質主義比中國還要盛行;但這些國家的國民卻有良好的閱讀消費習,所以國民閱讀率的高第 在於有否出版自由。他續稱,雖然每年的人大、政協兩會上都有代表委員提出舉辦讀書日,鼓勵讀書風氣;但他們不正視當局控製出版,最終只會徒勞無 功。余傑批評,政府手中有黑名單,禁止大量作家、知識份子及記者等出版書籍,導致能真正反映社會實況的書、報章與雜誌非常少。他舉例,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年 青作家韓寒曾經想創辦刊物,但花上兩年時間申請,也未有批准。他指出,若能成功創辦,其讀者數量肯定會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
*引發憤 青出現*
對於年青一代缺乏自由讀物,是否導致中國近年不斷出現憤青?余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說:「當然有關係。這個跟1989年以來中共當局他們在新聞出版、在教育方面,都是一種高度的控制。他們只容許一種聲音,然後他們看到已經看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已經沒有吸引力。」
余傑表示,最近二十年以來,官方利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向年青一代大量灌輸,結果造成大量憤青盲目反美、反日與反臺灣。他說,這樣當然有利統治,排外情緒 可以轉移視線,避免年青人注視腐敗與社會不公;但憤青的持續增加,卻對中國社會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蔡詠梅:訊息封鎖產生憤青*
獨立中文筆會會員蔡詠梅也贊同這種見解。她說:「中國的憤青的產生,我覺得就是訊息封鎖的原因。他的不滿,就是說這個社會現象是什麼造成的呢?是不是當局走 資本主義道路,還是當局繼續不搞政治改革造成,這個東西,因為當局的訊息封鎖,他們分不清。」
不過,蔡詠梅亦留意到,有些中國青年在網上 跟貼交流時,思路敏捷,文章具批判性。她分析,儘管當局網路審查嚴密,但也阻擋不了新一代部分年青人尋求知識真相的慾望。
*網際網路可求真*
蔡詠梅說:「批評得非常的好,我覺得。所以我覺得這個網際網路,雖然它封殺得很勵害,但是越來越多的年青人通過網際網路獲得。閱讀、求知 獲得真相的,尤其是對現實,對我們中國現實和歷史,現在最主要的就是靠網際網路。」
此外,為迎接世界讀書日,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團結街小學 開展主題活動,從即日起開始實行「強制閱讀」方式,每月推薦一本好書,要求學生與家長共讀,形成全民閱讀的氣氛。
- 關鍵字搜索:
- 作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