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中國古典音樂猶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參天大樹,以其源遠流長和多彩多姿屹立於世界音樂之林。它反映了中華民族以音樂修身養性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國古典音樂難以欣賞,不如流行音樂和西方音樂那麼直感。當然,熱衷於中國古典音樂者也大有人在,其關鍵在於是否懂得欣賞。
那麼,如何欣賞中國古典音樂呢?筆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望有所裨益;並期待能拋磚引玉,以解廣大中國古典音樂愛好者之飢渴!
一.清楚中國古典音樂的大體情況
中國古典音樂的歷史,古代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中國《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篇》記載: 「黃帝令伶倫作音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崑崙之陰,取竹之懈谷……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但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的歷史遠不止於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至少16支骨笛。據碳14測定,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於在這8000—9000年之前何時開始出現音樂、是千年還是以萬年計,難以定論。經過幾千年的繼承、創新和發展,中國古典音樂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並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典雅優美的旋律和多姿多采的演奏形式成為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在中國古典音樂的樂律方面,相傳黃帝命伶倫律呂,同時按音律,鑄鐘十二件,以和五音,古代史書上稱之為「五音十二律」。由此可見,在中國遠古時代的古典音樂,就已經是五聲音階。五音的文字譜記作:宮、商、角、微、羽,約等於簡譜:1、2、3、5、6。到了周代,增加了「變微」(4)和「變宮」(7),形成了七聲音階。但在實際的音樂活動之中則使用五音十二律。周代的「禮記」中的「禮運篇」中說:「五音十二律,還相為宮也。」周代的音樂家,推算出的五音音階序列、七音音階序列,都很準確。這是中國古典音樂史上的偉大成就,比希臘人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的三分損益法要早200年;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竹管的長短計算音律,而希臘人則用琴的長短計演算法。
中國古代的樂器,相傳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創造了琴與瑟,比埃及發明弦樂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顓頊時期造出了鼓;女媧氏時發明瞭笙、簧、管、簫、笛等樂器。而到了夏、商、周時期,則為三代盛行鑄鐘,尤以周代為最,且分為特鐘和編鐘兩種;周代非常重視音樂的社會功能,發明的樂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箏。從西域,沿著絲綢之路傳來的樂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據統計,中國的民族樂器多達1000餘種,共分為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等4大類;具有風格各異、演奏形式多樣的特點。如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河北吹歌、西安鼓樂、舟山鑼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西藏弦子等。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畫《唐代伎樂人樂舞圖》真實展示了1000多年前龐大的宮廷樂演奏的情景。
二.懂得中國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優秀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音樂神韻獨特。
拋開技巧性、技術性而把中國古典音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層面來審視時,我們就會發現中國古典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它折射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畫面,透視出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豐富多彩的中國古典音樂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它又以其獨特的功能作用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即「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崇仰創造萬物的神,又重視人的內心體驗,而音樂的產生正是源於人心對神的敬仰和對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樂記》)古人認為「音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音樂不但是由人們對大千世界感悟而產生,而且還能反過來調整情緒,調和人心,使人與人的關係達到協調和平,「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歐陽文忠全集》)在重視道德的封建社會,儒家利用音樂塑造理想人格以達到儒家學說中的核心「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認為人的全面修養不能缺少音樂,孔子對平和優美的《關雎》大加讚賞。孔子曰:「《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古典音樂不僅起著塑造人格的作用,還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呂氏春秋.適音》曰:「凡音樂通乎政而移風平俗者也。」《禮記.樂記》曰:「致禮樂之道,舉而措之,天下無難矣。」中國封建社會的鞏固發展主要依賴於「禮樂」制度。儒家便是「禮樂」制的倡導者。「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樂是指宮廷雅樂,它的實質功能是對「禮」的輔佐,把最具震撼人心的音樂形式與禮法結合在一起,其滲透力和凝聚力是強大的。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讚美古代樂舞《韶》樂對舜仁德文治的歌頌及《九辨》完善的藝術形式。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評價《韶》樂盡善盡美也。而對周朝樂舞《大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以高度讚揚外,對其表現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戰爭功績的內容卻給予批評:「《大武》盡美未盡善也」。
三.比較中國古典音樂與西方音樂的主要特點
1、旋律與和聲
西方音樂從古希臘的五聲音階,逐漸發展到七聲音階,直到十二平均律;從單聲部發展到運用和聲。西方音樂如同一堵厚重的牆壁,上面輪廓如同旋律、磚石如同和聲,即使輪廓平直只要有和聲也可成為牆。
中國古典音樂雖然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但一直偏好比較和諧的五聲音階,重點在五聲中發展音樂,同時將中心放在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中國古典音樂好像是用線條畫出的中國畫,如果沒有輪廓(旋律)則不成其為音樂,但和聲是可有可無的。
2、場面與氣勢
西方音樂氣勢宏偉,場面壯觀,雄壯歡快,以宏大的場面引起聽眾的共鳴。
中國古典音樂似感情流露,委婉纏綿、細水長流,很多是獨奏或者「琴瑟合奏」、「琴簫合奏」,場面不大,讓欣賞者仔細品味、得以慧悟,如同知己之間的交流、密閨之中的私話。
3、聽覺與領會
西方音樂是感官的藝術,重於主題的敘述性,由點到面層層推開、有序進行;通過聽者的感官來引發其想像、思考和情感的體驗,即使不懂音樂的人也可以作出粗略的辨別。
中國古典音樂是心靈的藝術,講究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有混沌不清的感覺,感到不好懂,但靜心凝聽股股韻味幽然而來,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心靈深處迴旋、激盪,微妙含蓄、意味深長而難以言達。
不難理解,中國的古典音樂就仿如中國的茶,它的味道、意境是那樣的幽玄,內涵是那樣的博大精深;與西方音樂完全不同——後者是充滿感情的澎湃流露,前者則在平淡中深透著真摯……
四.認真傾聽旋律,仔細品賞音樂表達的感情
對優美的音樂作品,任何文字的詮釋都是蒼白無力的,文字難以完全具體地表達或描述音樂那豐富多彩的內涵。因此,要深入理解音樂那美妙的意境,必須細心、反覆地聽辨旋律,體味其中奧妙,喚起我們對某種情緒、某些畫面、某個生活片斷或者是有關故事的理解和聯想。當古琴、古箏、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自你的音箱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清楚地感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山、水、落葉、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裡的一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覺,那是你從未領略過的中國古典音樂之美……
《梅花三弄》是中國著名十大古典曲目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明代《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此曲共十段,分為兩大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聲入太霞;三、二弄穿雲,聲入雲中;四、青鳥啼魂;五、三弄橫江,隔江長嘆聲;六、玉簫聲;七、凌雲戛玉;八、鐵笛聲;九、風蕩梅花;十、欲罷不能。前六段為第一部分,後四段為第二部分。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全曲以具有強烈對比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旋律,來刻畫主題意境:一個是明亮跳動的泛音旋律,構畫出「風蕩梅花,輕輕舞玉翻銀」的意境。使我們似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蕊隨風搖曳,生機勃勃;另一個是比較連貫的旋律,情緒激越,大有「梅花斗雪開」之勢。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抗嚴寒、傲風霜的特點,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來讚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以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爭霸戰爭的故事為題材,描繪了垓下決戰中漢將韓信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項羽的戰鬥場面。第一部分,描寫漢軍戰前的準備,刻畫了漢軍陣營威武雄壯的形象,它包括「列營」、「吹打」、「點將」、「排隊」等段落。第二部分,描繪了激烈緊張的古戰場的戰鬥情景,它包括「埋伏」、「小戰」、「大戰」等段落。第三部分,描寫楚軍的覆沒和漢軍的勝利,它包括「敗陣」、「自刎」、「奏凱」等段落。作者採用寫實手法,以琵琶的「彈」、「抹」、「拂」、「輪」、「扣」等奏法,通過跌宕起伏的旋律,豐富多變的節奏、音色等多種音樂語言手段,層次分明而又逼真地描繪了這一壯觀、激烈的戰爭場面,使聽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樂曲威武雄壯,技法豐富,情景交融,音樂形象鮮明、生動。
古琴曲《流水》一曲描繪了水流自山泉至長江大海的種種形態,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讚嘆和熱愛;它藉助自然景色的描寫,進而抒發了作者的情懷。引子用慢速、散音奏出,旋律忽高忽低,彷彿是層巒疊嶂,流水在山谷中開始流淌;中間的第六段,旋律富有歌唱性,綿延不斷猶如點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細流,逐漸匯入江河;尾聲用泛音奏出,旋律流暢,大江東去,人們耳際仍泛起滔滔江海的余響,令人回味無窮。我們在欣賞時應細心傾聽、用心體會,並展開聯想,你會彷彿置身於幽澗滴泉、淙淙流水的奇境之中;聽後使人心曠神怡,振奮不已,對大自然熱愛之情和讚美之心油然而生。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喧囂,人們繃緊心弦、無可奈何地應付著一輪輪的拚搏,身心疲憊焦慮;有些人甚至感嘆:真想躺下來徹底的休息一番! ……或許,有一天,當夜幕降臨、華月初臨之時,端坐於花園中的小亭,品著清茶,傾聽著《春江花月夜》這首樂曲,從其優美的音樂中去領略「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臺」、「水雲深際」、「漁歌唱晚」、「回闌拍岸」、「橈鳴遠籟」、「欸乃歸舟」、「尾聲」一共10段音樂的旋律,去體味春風和煦、江水漣漪、皓月當空、香花綻放、夜色怡人的動人畫面,你會感到自己的疲憊和煩惱不翼而飛,你會發自內心讚嘆:真是太美了!
怪不得有一位音樂家說:喜歡流行音樂是一時的事,喜歡古典音樂是一生一世的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