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兩會」與央視「春晚」很相似

 2010-03-30 03: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去冬今春,引人注目的事情接二連三,其間,很有意思的看點之一,是中共一再顯示出它的一種基本功──

批評它封鎖網際網路?答曰:中國的網際網路是開放的。

批評它造成改革全面倒退?答曰:中國不存在「國進民退」。

批評它在國際事務中越來越傲慢?答曰:中國無意稱霸世界。

批評它鎮壓民間異議人士?答曰:中國沒有異議人士。

那樣的坦然從容,那樣的鎮定自若,臉不變色心不跳。在當今世界上,大概只有北韓當局談論其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之「原則立場」,才可以與中共媲美。

進入三月,人大和政協開「會」,更是一場大戲。眾多的官員、成功人士以及軍人,都以「人民代表」身份聚集北京。他們貌似「審議」政府工作,實則聆聽領導人教誨。這一場慣例演出,當然更為鎮定,且更為隆重,更是一本正經。

不過,演出的手法,畢竟有它的講究。

利用與操縱市場化的博弈

社會深層的矛盾,已經蔓延到表層,尤其是,官民矛盾明顯地尖銳化。社會中「反腐倡廉」呼聲很高,民眾廣泛關注遏制貧富差距及房價大幅度上漲。而中共當局拿出來的對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據說,這是此次「兩會」的主題。

其實,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口號,已喊了多年,而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際,有識之士當即呼籲中共當局,應審時度勢,推動實際轉變。然而,中共當局先前面對危機形勢,卻手忙腳亂,唯恐增長之「硬道理」生變而影響「穩定」大局,於是乎將轉變撇到一邊,而傳統方式的慣性則更為突出。

現在,看來中共總算有所醒悟,它的「加快轉變」的調子陡然間高了起來。喉舌們也立即造勢,拋出所謂大陸「社會與經濟制度三次轉型」之論:一九五○年代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抉擇」為首次,第二次是改革開放,現在這第三次轉型,據說將奠定未來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倘若視「社會主義」改造為「正題」,則改革開放在維持共產黨一黨專政、國有體制支配地位前提下,終究以市場化導向,多少有些「反題」的意味,那麼,所謂「第三次轉型」作成一個什麼樣的「合題」,就大有文章。

比較老實的做法,是走市場經濟之正道,放棄國家對土地、資源的壟斷,削弱國有企業的壟斷力量,給市場以更大的自由空間,使自由競爭暢行無阻,民營經濟得以持續地展現創新的動力,財富分配由行政支配轉為更多的市場化。

不過,這樣一來,國有體制的支配地位將逐漸動搖,進而,憲政改革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終將威脅到中共的一黨專政。

可以說,中共對此看得很清楚。它在一九九○年代之初正式接受了市場經濟,但是很勉強,而且從未打算放棄對市場經濟的控制,而大大小小的權貴集團,也正是在這樣一手控制市場、一手利用與操縱市場化的博弈中,迅速成長壯大起來。

中國轉型依然找不到方向

既然如此,當然很難指望中共所謂「第三次轉型」能夠走市場經濟之正道。

其實,以中國目前的情況,實乃「反題」作得不徹底,或者乾脆是作得「跑偏」,其國有體制支配趨向,依恃市場化進展而增強了實力,正在表面化。這就已經有了某種「合題」的意味。只是,這樣不倫不類的「合題」,實在是一種螺旋型的向下回轉,其前途已經引起相當廣泛的質疑。

於是,中共聲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實在是因為,這樣的轉變本來是「反題」的實質內容,卻因為中共自己的保守與僵化,拖延至今而成為老大難,而中共自己也漸漸地意識到,它看來是難以再無休止地拖延下去。

畢竟,國際環境在變化。中國從全球化中得到許多好處,漸漸習慣於將自己的生產過剩和能源飢渴向國際市場尋求解決。在這方面,仍會有進展,但是其風險加大乃長期趨勢。另一方面,儘管中共在哥本哈根施展手腕,頂住了國際壓力,然而,減少排碳意味著改變高能耗的生產方式,同樣體現著長期趨勢。其僵硬地與國際社會作對,其實反而對中國不利,對於中共所謂「科學發展觀」更是大煞風景。

同時,國內情況也在變化。儘管市場經濟被扭曲,被畸形,但只要市場化在進展,就推動著市民社會向公民社會發展。人們對於產權,對於公民權利,表現出越來越執著的追求,而對於經濟增長中的環境生態代價,對於財富分配的不公平,則越來越難以忍受。

有兩個趨向值得注意

特別是,社會中的新生代,漸漸地主動顯示他們的存在,主動表達其價值觀念。先前,他們以志願者身份引起社會注意,在網路空間表現出活力。近來,在「民工荒」之中,他們更顯現出自己的獨特性格與行為方式。這樣,他們在社會經濟中更為活躍的存在,突出地體現,傳統增長方式已難以適應社會,難以適應未來。

那麼,即使堅持不走正道,堅持維持自己的傳統之道,也不能不有所變化。「兩會」之際的中共,儘管在其表演中仍然那樣竭力顯出一派很是鎮定自信、很是胸有成竹的樣子,但其處境實在尷尬得很。

這裡有兩個趨向值得注意。其一,以所謂「科學發展觀」引導或駕馭轉型,其轉型的深度或限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共黨政體系之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博弈。其二,「國進民退」依然強勁,在轉型中展開為更深入的國有化,行政計畫經濟在畸形市場經濟中得到新的發展,只是,長期而言它未必能夠持續。

所謂「奠定未來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自然非同小可。所謂「科學發展觀」究竟有何功力,乃至於中共執政能力究竟如何,都面臨更為嚴峻的實踐之檢驗。「兩會」上的中共領導人,以及眾多官員,他們依然可以高談闊論,可以誇誇其談,而社會中民間的力量,市場的力量,在多大的程度上還在乎他們,就很難說了。有評論注意到,「兩會」與央視「春晚」很相像。應該說,這是很有意思的發現,很有意思的聯想。

来源:動向雜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