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外拙劣的新聞造勢
(譯自:「The Chinese are coming」Banyan, From The Economist, Mar 4th 2010 )
今年3月1日,中國第一份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問世29年後,進行了最大的改頭換面,不僅展現新的面孔,也在增加外國記者的名額。為體現新的調查性報導特點,《中國日報》打算制定新聞議程,而不是跟風。
到現在為止,這個打算似乎並未使外國媒體動心。無獨有偶,《中國日報》在標題「在外交事務上,中國將竭盡所能」下,引人注目的報導了對外交部長楊潔篪的獨家採訪。報紙的改頭換面還是要擺脫教條、無生氣的新聞。在胡錦濤提到的新聞、輿論領域「日趨激烈的鬥爭」背景下,《中國日報》只是最新改頭換面的中國媒體機構之一。
2008年胡錦濤視察了共產黨的喉舌《人民日報》,胡哀嘆在全球思想交流上的「西方的強力,中方的弱勢」。為強調中國力圖改變(平衡)這種劣勢,去年10 月,胡主持了在北京召開的首次「世界媒體峰會」。中共控制的通訊社與全球媒體巨人—路透社、BBC和媒體大亨默多克的公司平起平坐了一番。
變化是來得密集而迅速。從去年4月份,活潑生動的一份英文小報—《環球時報》為《中國日報》賺了錢。去年,中國官方的電視網路CCTV開通了阿拉伯語、俄語通道,並擴充已有的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服務,葡萄牙語服務也在計畫中。CCTV-9英語頻道已經進入美國市場。中共的新聞通訊社—新華社正在進入電視界—在使館外、超級市場和3G放映短小節目。總之,據報導政府已撥出450億元(66億美元)用於全球擴張,CCTV和新華社渴望實現24小時英語新聞服務。
如果它能改進媒體的報導本性,這一切當然是好。當2004年發生亞洲海嘯時,中國在東南亞比美國的電視網路和BBC有更多的記者。但是西方電視全方位、實時追蹤的轉播報導,甚至中國的廣播公司也不得不依靠它。
在國內,競爭已是在鼓勵更高的服務標準。 90年代以來,政府已削減了補貼,但所有直屬黨的宣傳部門的媒體不在此列。為了爭讀者和增加廣告收入,其它途徑就是報導趣聞或名人隱私等。《環球時報》雖然受控於《人民日報》,但卻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其中文版雖一直深受頭腦發熱的憤青、憤老的鍾愛,但英文版本則走進曾經被認為禁忌的領域。
3月1日《環球時報》在頭版上登載了中國未成年奧林匹克銅牌得主的醜聞,而《中國日報》則迴避了這條消息。去年,也是這家報紙登載了1989年天安門廣場學生抗議並遭鎮壓事件20週年的新聞。近期文章包括網際網路審查制度的調查報告;整版報導傳聞:北京按摩院男按摩師為婦女提供「愉快的結局」(標題:「鮮為人知的按摩」)。但即使在這裡,限制亦是暗含的。老主顧不是中國的嫻靜的女性,而是性貪婪的跨國公司外派職員。更矚目的是,新聞界揭露和批判官方的不法行為—例如,本星期社論是反對警察使用酷刑。而且,一個極不尋常的動作是:3月1日,十幾家出版物登出相同的社論,呼籲溫和的改革歧視農民的戶口登記制度。但是這方面也有限制。幾個小時之後,大多數報紙的網站都刪除了這篇社論。
至於有關中國媒體在海外的攻勢,限制也將變得很清晰。根本上說,胡錦濤的無奈出自於國家的赤字和在國外的軟實力。正如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畫」學者David Bandurski所說的那樣,中共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世界似乎對中國的魅力無動於衷。對中國領導人來說,在2008年西藏民眾的抗暴和隨後的國外抗議中國奧運火炬接力的事件中有所領悟。他們的結論是:中國極力加強其軟力量的願望受挫的原因是:西方反華主流媒體煽動對中國的各種偏見。中國領導人認為,在國外較好的聲譽,將會增加他們國內執政的合法性。
「壟斷是自由的敵人,」中共黨刊「求實」去年抱怨道。它可不是要求在中國國內的新聞自由,而是惱怒它在世界所謂的媒體壟斷中,沒佔有一席之地。這表明 在中國媒體對外的擴張中,它誤認為:在國外能控制溝通渠道,就足以贏得朋友和施加影響。
在國內,為中共服務的記者被灌輸令頭腦麻木的「馬克思新聞觀」,其任務是將宣傳說教塞進到所謂的客觀報導裡。在獨裁的行銷學裡,贊同是刻意造出來的,而爭議是被壓制的。胡錦濤許諾的「和諧」是以扼殺媒體作為中國特色的。在中國的新聞中,渲染黨的領導人活動勝過報告不受歡迎的事實,後者通常被隱瞞掉了。明顯的例子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大量兒童死於劣質校舍的豆腐渣工程的消息被隱瞞。新聞界也是腐敗的,記者拿了官員和商人的賄賂款,昧著良心不報導事實也是層出不窮。在國內已引發了對假新聞的公開正式的辯論;在國外,中共無論多麼時髦的包裝,都將意味著低劣的新聞造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