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拒絕道歉繼續說謊的李鴻忠(圖)

 2010-03-12 23: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湖北省長李鴻忠

3月7日,在中國的年度人大會上,當一名女記者劉傑問及關於鄧玉嬌等敏感話題時,湖北省長李鴻忠先是一把搶過女記者的錄音筆,又質問這名女記者,還語帶威脅說要找他們的社長。

此事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成了熱門話題,很多網友,尤其是媒體人紛紛要求李鴻忠道歉甚至下臺負責。弔詭的是,雖然湖北省官方幾經努力,由國新辦網路局出面刪除了大量報導和帖文,此事仍沒有被完全「消聲」。

3月11日,廣東的《新快報》刊發了對李鴻忠的採訪,他辯稱此事是「誤會」,並堅持不會道歉。李鴻忠的種種說法非沒有如他希望的撇清干係,反而謊話越編越不圓。

此事更加發酵,傳統媒體上雖然鮮見,網際網路上卻是一邊倒的罵聲,儼然成為2010年兩會期間的第一醜聞。

在接受《新快報》採訪時,經過幾天醞釀的李鴻忠理清了頭緒,試圖給公眾一個解釋。

3月7日早上,一大群記者圍住湖北省長李鴻忠,《京華時報》的劉傑問到了關於鄧玉嬌的問題。

李鴻忠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他說:「我請教她‘您是哪個新聞單位的’,她說她是《人民日報》的。我就又問她:「你是《人民日報》的嗎?」她就支支吾吾沒再答了。」

李鴻忠說,「擔心她是不是其他單位的,不是記者,就把錄音筆拿去看看了,看看是什麼內容。」

事實上,《京華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下屬的一份市場化的都市報。在中國,由於黨報的優越政治地位,作為市場化媒體的子報由於擔心採訪被拒絕,經常會報上母報的名義進行採訪。這不規範,卻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新京報》的一名編輯說,很多記者,當遇到李鴻忠周繼紅等大人物的反詰時,往往都報母報的名,比如《京華時報》的會說自己是《人民日報》的,《新京報》的會說自己是《光明日報》的。我明白這有出於自保的無奈,不過多少也有點自甘下賤,考慮到母報與子報的關係,準確地說這該叫「自甘上賤」。

但根據李鴻忠的暗示,這名女記者身份可疑,因此,搶奪她的錄音筆是有理由的。李鴻忠的這一說法並不是第一次。

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李鴻忠抵達人民大會堂參加人大會議,一通過安檢機,即被多名香港記者包圍追問。李一臉不悅,本想調頭離開,卻被多部攝影機阻擋。眾記者窮追不舍,被問及會否向女記者道歉時,李只吐出四個字「她搞欺騙」,接用手撥開記者的麥,快步走入會堂。

李鴻忠的故事編得並不圓滿,當時在場的記者很多,雖然現在還沒發現有現場的視頻流傳,但李省長遮不住這麼多記者的眼睛,雖然搶走了一隻錄音筆,但卻沒能搶走現場那麼多的錄音筆,網際網路上也流傳著當時現場的錄音。

綜合在場的許多記者的描述和現在網上可以找到的現場錄音,可以有把握地說:李鴻忠在說謊,他的幕僚們設計的這個情節穿幫了。

在場記者回憶說,一開始,《京華時報》女記者劉傑搶著提最後一個問(現場數十記者的錄音筆、攝像機、相機此時還圍著李鴻忠)「請問省長你怎麼看待鄧玉嬌?」,省長大人馬上陰沉下臉,一言不發,現場氣氛降到零點。

此時,李鴻忠伸出左手(現在江湖人稱閃電手)搶下劉傑的錄音筆。他動作隱蔽,而且劉傑個子矮小,錄音筆位置偏低,所以當時很多人沒看見李鴻忠的動作。

隨後,李鴻忠逕直往貴賓廳大門走去,快到門口時,他又回轉身體,有了後來眾所周知的「怒斥女記者」一段(見本臺此前報導),而到了此時,李鴻忠才知劉傑的「人民日報」身份。

請注意順序!

也就是說,提問──搶錄音筆──怒斥,而不是對《新快報》撒謊的邏輯:提問──回答──看錄音筆。在現場的一名記者說,「還原了這個邏輯順序,李鴻忠怎麼都無法撒謊欺騙媒體了。」

在《新快報》的採訪中,李鴻忠省長反而唱起高調,怪這個女記者不夠大方,他說,「我覺得她應該更開朗一些,大大方方的。」

事實上,被這麼一位中央委員,省部級高官當場怒斥後,這名女記者當場紅了眼眶,後來再也不敢接受境外媒體採訪。

而在李鴻忠的這次採訪裡,他擺出高姿態,自稱善待媒體,反過來展現「高姿態」。他說,「媒體也很辛苦,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剛從業,也很不容易。有的時候,有一些誤解啊,像傳遞信息不很全面啊,我看也不用(道歉),慢慢就好了。」

「似乎是記者本該向他道歉,只是因為領導同志寬容大度,才不跟年輕人計較了。」鐘沛璋評論說。

86歲的老幹部,原中宣部新聞局局長鐘沛璋在一篇長文《幹部是人民公僕,媒體替人民監督》。中回憶了1980年10月16日,《中國青年報》刊發報導,採訪北京豐澤園青年廚師陳愛武,揭露當時的商業部部長王磊吃飯少付錢,吃一頓客飯交的錢還不夠買一碗湯。

鐘沛璋說,王磊部長是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入黨的老幹部,但被批評後立刻對中央、對媒體、對提出批評者、對公眾誠懇認錯道歉,痛痛快快,不拖泥帶水,沒有反過來質問記者「你怎麼老糾纏這個事情」,更不會威脅說「我要給你們社長講」。

鐘沛璋說,看到報章上李鴻忠就此事的公開回應,感到很悲哀。「堂堂地方大員對於在國家議會這樣的莊嚴場合,奪下記者錄音筆這樣的明顯失態行為,竟然沒有一絲歉意。」

他說,「首都兩會駐地不是鄧玉嬌的家鄉野三關,那裡去年曾經發生過動用公權力搶奪記者採訪器材、毆打記者並逼著記者認錯的事件。」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則說,3月5日上午9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示:「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

「李鴻忠此舉,不啻於給了溫總理一個耳光」,什麼,「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不是一句空話嗎?

這兩篇評論已經被國新辦下令《財經網》刪除,昨天,杭州的《青年時報》編輯則致電病床上的鐘老先生,要求在報紙上轉載,並向老人表達敬意。

老人回答:「謝謝關心,身體尚可,可以轉載。」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