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二胡演奏的內心感覺與藝術修養的提高
演奏是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演奏任何一首音樂作品,都要經過演奏者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和精巧的構思,從而形成一個準確而鮮明的觀點和見解,也就是說形成一個完整而良好的內心感覺。能否達到高層次的演奏,對演奏者來說,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豐富知識面,增強理解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層次的演奏內心感覺來自於良好的藝術修養。良好的藝術修養是高層次演奏內心感覺的保證。二者相輔相成,密切相關。
完整而良好的內心感覺是:音樂作品中的強弱、速度、樂段、樂句,每個音符的各種變化,樂器本身的音色及表現特點,對整體結構合理而恰當地進行有機地組織和運用。這些因素在演奏過程中都應感受到和想像到,就是說在演奏前對音樂作品中各種因素都能有一個系統的內心感覺與構思。這個過程同畫家繪畫一樣,預先有一個內心的構思,落筆之前對要表現的作品之主題思想、層次、色彩、透視、布局和結構與整個畫面中每一個細小的部分,都胸有成竹,然後落筆,方能更好地展現作品。
如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唐毓斌先生,他在演奏著名樂曲《二泉映月》的過程中,曾去無錫進行實地考察,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充分地瞭解了作曲者阿炳(華彥鈞)所處的時代和其創作的歷史背景,充分地展現了《二泉映月》中那含蓄、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訴、如悲如怒的情感。時而委婉低回,時而激越高亢,抒發了作曲者包括演奏者本人的內心悲憤、哀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形成了獨特的演奏風格。唐先生平素就甚愛書法及繪畫,可見其演奏中所蘊含的藝術修養是非常廣泛的。
我國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在著名樂曲《江河水》的演奏過程中,就能夠將這首樂曲所含有的生動內容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現出來。樂曲表現了一個慘遭不幸的婦女悲痛欲絕地傾訴和痛苦、思念、悲憤的情緒。她認為在演奏時僅僅把音符和符號拉出來或是單純模仿雙管子的味道,是不能達到扣人心弦的演奏效果的,還要用心地去探求樂曲內在的情感、人物形象、特定意境和藝術造型。為了更好地演奏這首樂曲,她曾到農村,並到了四川大邑劉文彩莊園等處深入生活,傾聽了很多當地百姓控訴舊社會的罪惡,使她內心的情感發生了變化。她在演奏此曲時,大大地豐富了演奏的內心感覺,使其演奏的《江河水》催人淚下,感人肺腑,讓人難以忘懷,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境界。演奏的內心感覺與藝術修養的提高是我們演奏好一切音樂作品所必不可缺少的內容。所以在我們演奏任何一首音樂作品過程中,都要先有一個對作品整體結構的安排。包括對主題思想、風格特點、情緒變化等的處理及各種技術表現手段的合理安排。不但要有感性認識,還要上升為理性認識。這樣我們的演奏內心感覺就有了充分的依據,就好像按著一個周密的計畫來指導演奏,再通過演奏的實際效果對原來的內心感覺中所存在的不完善與不妥之處進行修改和加工一樣。這個過程是我們演奏好任何一首樂曲過程中必要的也是經常出現的,是自我完善和不斷提高的過程。
任何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演奏,都要經過演奏者反覆實踐,反覆思考,做到更深一層地去體驗和理解作品中所潛在的思想內涵。所以要演奏好一首音樂作品,既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又要不斷提高和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對你所演奏的音樂作品有深刻的領會與理解,把音樂作品中所蘊藏的深刻內含表達得淋漓盡致,從而達到纖毫畢現的藝術境界。
在演奏過程中不斷加強內心感覺與藝術修養提高的同時,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因為演奏技巧是我們深刻表現作品內涵的先決條件。《羅丹論藝術》中說:「如果沒有體積、比例、色彩的學問,再靈敏的雙手,最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我們的演奏也同樣如此。如果沒有音准、節奏及強弱變化的學問,藝術表現方面的知識,靈敏的雙手,高超的演奏技巧,再動人的樂曲,再優雅的旋律,也是無濟於事。對於演奏技巧的掌握,並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必須經過名師的指點與長期科學地艱苦地磨練,方能使演奏達到令人滿意的藝術境界。晉代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就是憑著「臨池學書」、池水為墨的功夫,才使其書法達到了「入木三分」的藝術境地,下筆如神的藝術效果,被後人譽為「書聖」。由此可見,演奏技巧不斷提高與刻苦磨練、不斷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演奏好音樂作品的關鍵所在。
演奏技巧是體現樂曲的音響、色彩、線條等手段的本領,不是指單純的技術熟練程度,而是指在熟練運用時,能把真實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完美地表現出來的能力。演奏技巧是不能離開表現內容而獨立存在的,而是使其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筆者的演奏中就有這樣的體會,演奏時不是考慮哪一音符或哪個技巧,而是讓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思想感情都融進所表述的音樂中去,儘可能使演奏在所規定的情境和感情中自然流露出來。任何一種演奏技巧都必須為表現的音樂內容服務,一切脫離內容的技巧都是炫耀和賣弄,必然會導致形式主義,難免流於「有聲無情」「有句無篇」的結局。
再就是加強對姊妹藝術和有關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對演奏員的內心感覺和藝術修養的提高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重要作用。德國大音樂家舒曼在《論音樂與音樂家》中提到:「有教養的音樂家能夠從拉斐爾的聖母像中得到不少的啟發;不僅如此,對美術家來說,也可能從莫扎特的交響樂中獲益匪淺;同樣對雕塑家來說,每個演員都是靜止不動的塑像;而對演員來說,雕塑家的作品何嘗不是活躍的人物?在音樂家的心中,詩歌變成了音樂;在美術家心中,詩歌變成了畫。」演奏家則用樂器把作品內涵表達出來,在演奏的二度創作過程中,愈是善於學習,積累各方面的知識,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其演奏水平就愈高,對作品表達就越完美。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有著極其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產,特別是對於民族器樂之演奏,掌握的風格越多,你的演奏水平容量就越大。一專多能,也是民族樂器演奏的必由之路。所以,培養自己的廣泛趣味,對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演奏水平,而應不斷探索,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成為進一步擴展表現力的有心人。你所掌握的東西越多,不僅在演奏時會更有信心,更有把握,而且有利於演奏中開闊思路,活躍聯想,觸類旁通,做到手到擒來,不費氣力,融會貫通,不露痕跡,使自己所擁有的演奏技術更加寬裕,奏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任何時代的演奏都必須緊緊追蹤作曲家的樂思,演奏出時代美妙迷人的音樂,充分發揮出自己對人類、對祖國、對美好未來的全部理解,用這把金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靈,從而建築一座精神上崇高無比的殿宇。
音樂藝術的表達是永遠沒止境的,演奏的內心感覺與藝術修養的提高也是永無止境的。所以我們的演奏既依於現實,又不能夠拘於現實,應善於張開想像的翅膀,更注重意境的追求、詩情畫意的表達,去增添琴音的魅力,令人回味,從而達到歷來人們稱讚的「曲盡意無窮」的藝術境界。
(作者單位: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關鍵字搜索:
-
論二
來源: 拙風文化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1Q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