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出刊的《世界報》在第二頁以顯著位置登出一篇由該報駐京記者布魯諾•菲利普分析中國現況的文章。文章以中國古老諺語「騎虎難下」為論述的起點,作者寫道中國今年恰巧進入虎年,而「騎虎難下」的寓意正好點出了中國當今在國際舞台上的一種位置、一種姿勢。中國的自信比起過往任何時刻猶無不及,這種毫不掩飾的「中國中心主義」愈來愈被批評說成是一種眼中無人的「傲慢」。中國認為以其不斷提高的經濟成長率,連同其軍事兩大力量,足以挑戰全球。不過,我們不免也會心生疑問,處在這種耀武揚威姿態的中國,是否真的能夠陶醉在重新崛起之中?
去年的北京奧運與全球金融危機凸顯出中國的此種地位,中國也不斷地向世人傳遞出其為大國的種種訊息。若從史觀來看中國人的態度演變,我們發現對於中國人而言,永遠存在一種「外」與「內」的區隔。這同時也是中國人世界觀的出發點,因此中國將自己放置在中間。
在中國釋放出訊息中,隱現一個巨大幽靈,就經濟層面而言,那就是中國拒絕調整人民幣匯率,以保障其出口的競爭力。此外,在批評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中國又無所不用其極地設下層層障礙限制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從外交方面來看,當歐美要求中國在伊朗、朝鮮、達爾富爾等等問題上作出努力時,中國也向來是打太極的態度。至於人權問題,當前中國高層則愈來愈感到害怕,於是罔顧國際視聽,盡一切手段打壓所有被其視為可能威脅到中國政權的異議人士。換句話說,中國的矛盾正表現在當其對外愈來愈強大與愈來愈有自信的時候,也就更往內封閉與內部滿不信任。近十年來,被北京當局關押的異議人士比任何時候都多,中共對付他們手段也更加地殘酷。行事溫和的劉曉波被重判11 年,就是明證。
新年伊始,中美關係即因歐巴馬政府軍售臺灣的問題發生摩擦,中國執意不讓人民幣升值,另美國強烈不滿,以及近期歐巴馬總統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晤等等衝擊,中國當然不甘示弱。另外,去年年底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國也進一步強化了世人對其表裡不一的印象。因此,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尤其是與既是其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的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一種「不對稱」的狀態。
上個世紀1980年代,鄧小平開始國內經濟改革,但對外面的世界則堅守 「韜光養晦」的哲學。現在,雖然從國民年均所得的數據而言,中國政權可以繼續對外宣稱其為第三世界的說法,但我們也一定會注意到,在北京當局的講話內容中或者語調態度上,中共是多麼意識到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這種謙虛僅僅是表面的,尤其是針對其認為的西方「紙老虎」。
文章最後引用華盛頓智庫的一位中國問題專家卓爾•湯普森(Drew Thomson)的話表示,中國為了應付自身種種複雜的挑戰,促使其不得不打「愛國主義」牌。另外,中共高層企圖保有政權強大與合法性,是其揮之不去夢魘。因此,對臺灣與西藏問題絕不會鬆手,中共無法在人民面前人軟弱,更不能給予讓步的感覺。確實,當騎上老虎之後,還有可能下來嗎?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法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