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對農民工夫婦的過年回家路

 2010-02-11 2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農曆新年近在眼前,中國8.6萬公里的鐵路沿線又一次被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擠得滿滿噹噹,大家都要趕回家過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中國發改委預計,在1月30日至3月10日的春運高峰期間將總計發送旅客25.4億人次,差不多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往返一趟。中國春運也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年度遷移行動。鐵路運送旅客預計達2.1億人,其中絕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地區的外出務工者,回家與家人進行一年一度的團聚。

一對40歲出頭的農民工夫婦張昌華和陳素琴是記錄片《歸途列車》(Last Train Home)記錄的對象。這部記錄片去年年底獲得最佳記錄長片VPRO IDFA獎。

這部記錄片由加拿大籍華人、獨立電影製作人範立欣製作,講述了張昌華夫婦在2007-2009年間的三個春節從打工地廣州回到1,900公里外的四川老家的艱難旅程(一路上乘火車、坐船、坐汽車)。夫婦二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國1.5億外出務工者的陰鬱現實。這對夫婦16年前去廣州工廠打工,將當時才兩個月大的女兒留在家裡交給奶奶照看。

多年來,夫妻倆在製衣廠辛苦打工,供女兒張琴和小兒子張揚讀書。然而張琴卻與父母日漸生疏,也越來越叛逆。她於2007年退學去了廣州,跟父母一樣成了外出務工者的一員。

這部記錄片的敘事在2008年農曆新年達到高潮,當時張昌華夫婦想帶女兒回家,勸她回去上學。由於那年華南大部分地區暴雪,三人與另外60萬名旅客一起被困在廣州火車站長達5天。

然而,父母的努力最終換來了女兒的激烈反抗,十幾歲的張琴當時已在廣州一家做外貿牛仔褲的工廠打了半年工,她朝父親大吼,發誓永遠不會回去上學。在記錄片末尾,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波及廣州省大多數工廠,陳素琴決定回老家照顧兒子張揚,當時張揚已經顯示出厭學跡象。陳素琴讓丈夫獨自留在廣州掙錢養家。

陳素琴在被梯田圍繞的自家屋裡對兒子說,農民的孩子一定要努力讀書,不然只能跟我們一樣。

該記錄片的導演範立欣出生於知識份子家庭,武漢人,曾在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臺(CCTV)工作,2006年移居加拿大。他說在為中央電視臺工作期間他經常去農村出差,親眼目睹那裡的貧困以及與都市生活的鮮明反差。他希望以此片向農民工表示敬意。在他看來,農民工才是今天中國社會繁榮的基石,卻一直沒有獲得最基本的社會生活保障。

該記錄片近兩三個月一直在加拿大和美國公開上映,去年12月廣州國際記錄片大會期間也曾對少數中國觀眾放映過,但該片尚未公布在中國大陸的上映計畫。

該記錄片獲得約100萬美元資金支持,主要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金融和廣播公司。該片在海外獲得了質量高、具有時代精神的讚譽。但中國的一些觀察人士對範立欣在中國拍攝如此令人不快的影片的動機表示質疑。

範立欣辯解說,他之所以聚焦於中國巨大的農民工群體這一平凡的主題,是希望這部記錄片能夠成為在發達國家過著優越生活的人們與在中國工廠裡辛苦工作、為全世界的消費者生產產品的農民工之間理解的橋樑。

影片中的母親幾個月前又回到工廠打工,因為她丈夫賺得錢不足以養家。

現在,夫妻兩人不知道女兒張琴到底在哪兒。

但他們在服裝廠沒日沒夜辛苦工作可能終於有了些回報。範立欣12月在廣州見到了這對夫婦,他在博客中寫道,母親迫不及待地告訴他兒子張揚今年考了全班第一。

来源:華爾街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