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詩中的壯觀之美(圖)

 2010-01-25 21: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月亮對於其他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個擺設。但對於李白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路過湖南,在洞庭湖一帶喝酒泛舟,寫了兩句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舍人至游洞庭湖》)李白說:沒有月亮不行啊,我把月色賒來吧。在這裡月色是可以像酒一樣賒來的,這是天仙說出的話啊。

李白一生都活在月亮的世界裡。李白之死,也和明月有關。李白怎麼死的?郭沫若說是胸內膜炎化膿死的。但民間傳說可不管這些。老百姓一廂情願地相信李白是喝醉了酒,下水撈月亮死的。民間傳說總是更加美好,人民也願意李白和月亮的關係更深一些。明月是李白的歸宿。

我們在分析"青蓮"意象的時候,提到過兩句詩:"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中國文化形容最美的東西,喜歡用"鏡花水月"這個詞。月亮本身就很明亮、很純潔,水又是一個很清潔的東西。清澈的水裡面的月亮,是最乾淨、最明亮的。

明月就是李白自己的象徵,所以李白可以委託明月做事。一般人李白是看不起的,詩人中間,他看得起的只有一個人——王昌齡。王昌齡被貶謫後,李白寫了一首詩送他,有兩句很有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不能陪你,但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委託月亮去陪你。因為月亮就是李白,而且是真正的李白。月亮是李白的靈魂。

明月是李白的內在心像,是李白的兩重鄉愁。既是地理意義的鄉愁,也是靈魂世界的鄉愁。在月光之下,李白是那樣安靜的一個人,這似乎又跟我們印象中的李白大不一樣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

李白為什麼是詩仙?他的獨特之處在哪裡?當然是李白的"純"——純之又純的赤子之心,純粹的超越感,這不是地球人能達到的。"純"之外,就是李白的"狂"。和"狂"相對應的,是李白詩歌中的河水意象。

李白詩中的河水,是一個什麼樣的意象呢?那是狂放的象徵。還有一篇家喻戶曉的作品,就是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劈頭就來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也是李白的象徵。明月是李白純潔的象徵。河水,從天而來的黃河之水,奔流不息,到海不回的河水,也是李白的象徵,它像徵著李白的狂放和豪邁。

李白看風景全是俯瞰——站在群山之巔,看大江大河。但這未必是視覺上的真實。當我們真的登上廬山最高峰,能不能看到長江水?我看未必。登上華山之巔,是不是就能夠看見黃河水?也未必。李白寫的只是感覺的真實,實際上這只是在寫他的精神世界。長江也好,黃河也好,寫它們如何壯觀,實際上是李白向內看到了自己的內心像長江、黃河一樣奔騰。

當然,這是壯觀之美。我們把《廬山謠》和《西嶽雲臺歌》裡寫壯觀之美的幾句摘出來,其他的,我們暫且不論。

《廬山謠》裡寫"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視野極其開闊,萬里空茫。《西嶽雲臺歌》前幾句:"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這裡寫黃河,原來是像絲線一樣地流過來,可是流到華山的時候就是那樣的壯觀了。李白寫他看到壯觀的長江、壯觀的黃河,實際上喚醒的都是他的自我認識。因為李白以"謫仙人"自居,他的座右銘是"我是天才我怕誰!"他覺得自己才如江海,他看到的是自己的生命力和精神。


来源:靜心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