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月到中秋分外明(圖)

作者:覃富鑫  2009-10-02 19: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是中秋節的當家花旦。月亮的別名真多,如玉盤、白玉盤、瑤鏡、瑤臺鏡......不一而足。

在月光下,極易誘發懷人之思。曹操詩"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是思得賢才。曹丕詩"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李白詩"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無非怨婦思夫之意。杜甫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則是遊子之思家。張九齡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跨越空間的懷人思緒了。

因為月光發人幽思,詩人乃多有對天問月之作。張若虛連連發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什麼時候才有明月當頭呢,李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問月詩多充溢著哲理,是古代痴情人的保留節目:"月何言哉?"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面對月色,作的是"物是人非"之嘆,如此浩茫的哲思,亦令代代後人跟著他感慨不已。東坡在游赤壁時,同游之客中,有人對著月下的江水發呆,嘆息人事無常,人生短暫,而羨長江之無窮。東坡開導他說:你瞭解眼前的江水明月麼,若從萬物皆變這個角度看,天地也只是一瞬而已,若從"不變"這個角度看,那麼萬物與我都是永恆的,長江又有什麼值得羨慕呢?

李白不是見花落淚,見月傷懷之輩,他是見月必生歡喜心的詩仙。在月下飲酒之不足稱其快,則舞蹈隨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真個是詩酒忘情。

而東坡在朗月下總是觸景傷情,忘乎所以時也會翩翩起舞。某年中秋,東坡與一群友人登金山妙高臺賞月,仰觀天垂四野,俯瞰江流洶湧,俄而月色如晝,遂令歌師袁絢唱其〈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歌罷,東坡起舞,並說,這便是神仙了!東坡這首"兼懷子由"的詞,表達了他對兄弟的深情懷念和祝願,則又並非忘情之作了。

雖說月有陰晴圓缺,但人們似乎更憧憬花好月圓。明人小曲〈挂枝兒·月〉寫道:"青天上月兒恰似將奴笑。高不高,低不低,正掛在柳枝梢。明不明,暗不暗,故把奴來照。清光你休笑我,且把自己瞧,缺的日子多來也,閉圓的日子少。"這個女子自況明月,對月抒懷,實在痴情得可以。


来源: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