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梵語詞彙「阿凡達」的身世和含義

 2010-01-25 14: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隨著電影的熱映,「阿凡達」一詞的大致意思逐漸廣為人知。如果細究這個梵語詞彙的身世和含義,您會發現,它聯繫著印度文化中最精深的宗教觀念,最迷人的神話傳說。而且,電影採用「阿凡達」做片名自有道理,並非拿一個神秘高深的詞彙來嚇唬觀眾。

近來,梵語「阿凡達」一詞,隨著同名電影的熱映,引起了印度人的熱議:這部電影與印度、印度教有什麼聯繫?表面上看,電影《阿凡達》除了片名取自梵語之外,情節內容與印度沒有任何關聯,可謂名不副實;但深究「阿凡達」一詞在印度文化中的特定意義,我們會發現,電影《阿凡達》並非「徒有虛名」,甚至可以說,在很多方面它是名副其實的。

-在史詩時代的《薄伽梵歌》中,保存了印度文獻中有關「阿凡達」理論的最早的闡述

梵語「阿凡達」(avatar),是由前綴「ava」和詞根「tar」組成,「tar」的意思是「橫越」、「穿過」,「ava」意為「向下」或「離開 」(此處到彼處),網上有關「阿凡達」一詞的漢語解釋多為「化身」,但準確地說,這個詞的意思是從天國到地上、從神到人的「下凡」,它本來是印度教毗濕奴教帕特有的宗教概念,後來被濕婆教派以及佛教等印度其它教派所吸收,具有了較為寬泛的「化身」的意義。在電影中,雖然是通過基因合成等「科學」手段使傑克變成了阿凡達,但從「文明人」到「土著人」,也不失「下凡」的基本意義。

在印度最為古老的吠陀文獻包括奧義書中,阿凡達一詞並沒有出現,說明它不屬於婆羅門教的概念。阿凡達是隨著印度教的出現而在史詩時代(約產生於公元前四百年至公元四百年間)出現並得到廣泛傳播的。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便產生於史詩時代,雖然其中沒有出現「阿凡達」這個詞,但在《薄伽梵歌》中,克利希納(即黑天)系統地宣講了他與毗濕奴大神之間的關係,這可以說是印度文獻中有關「下凡」理論的最早的闡述。

印度教有三大神,雖說他們是三位一體,但也是各司其職。一是大梵天,是世界的創造者;一是毗濕奴,是世界的維持者;一是濕婆,是世界的毀滅者。吠陀後期,大梵天的地位至高無上,但從史詩時代開始,大梵天與印度人日常的宗教生活有點兒脫離,基本上變成了宗教哲學意義上的本體。與印度人宗教生活更多發生聯繫的是毗濕奴和濕婆,這裡主要談論與阿凡達相關的毗濕奴大神。

-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在印度教中,阿凡達一詞基本上專指毗濕奴的十次下凡

在印度教思想觀念中,毗濕奴大神常常與救世主結合在一起,主要是拯救人類於危難之中,同時對以魔鬼或暴君為代表的邪惡勢力進行懲治。毗濕奴大神的「救世」,主要通過下凡來完成。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在印度教中,阿凡達一詞基本上專指毗濕奴的十次下凡:

一,化身為魚,解救人類始祖摩奴;二,在攪乳海的故事中,化身為巨龜和美女,幫助天神戰勝阿修羅(魔鬼),獲得不死的甘露;三,化身為野豬,戰勝金眼惡魔,拯救大地女神;四,化身為人獅,戰勝魔王、暴君希蘭亞迦希布;五,化身為侏儒,也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王求三步地方,結果三步跨越天、地、空三界,戰勝魔王巴利;六,化身為持斧羅摩,從剎帝利的專制中解救婆羅門;七,化身為羅摩,大史詩《羅摩衍那》講述的便是羅摩的故事;八,在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故事中,化身為克利希納;九,化身為佛陀;十,將在世界末日化身為迦爾基解救人類。這是傳統的十種化身,《薄伽梵往世書》也講述了毗濕奴的22種化身,其它傳說中毗濕奴有更多甚至是無數的化身。

在毗濕奴的所有化身中,最為重要的是克利希納(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主角)和羅摩(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兩大史詩常常被譽為印度教文化的一雙巨足,千百年來對印度人的精神生活產生了無法估量的深刻影響。

在電影中,阿凡達雖然不是大神,但他所扮演的也是一個「救世」的角色,拯救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於危難之中,同時對外來的邪惡勢力進行懲治——只不過是代表著「文明」的人類在此不幸地淪為了邪惡的勢力。

var nofee=0;
来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