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神秘古老恆星通過吸血與碰撞永保年輕(組圖)

 2009-12-25 22: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吸血"和碰撞是球狀星團中藍離散星永保青春的兩種機制。 

"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下的"梅西葉30"球狀星團照片。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義大利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一些神秘的古老恆星正在通過兩種方式讓自己一直保持年輕,年輕程度甚至有些不可思議。其中,一些恆星甚至像吸血鬼一樣吸收相鄰恆星的能量,而另外一些恆星則通過宇宙碰撞使自己返老還童。

據科學家介紹,這些神秘的恆星位於一個球狀星團中。在該球狀星團中,存在一大群密集的古老而奇怪的恆星。這個球狀星團被命名為"梅西葉30" (Messier 30)星團,是一個古老的恆星結,位於銀河系範圍之內,距離地球大約有2萬8千光年。據估測,該球狀星團早在宇宙形成初期就已出現,距今大約130億年。

在"梅西葉30"星團中,大多數恆星都可以看得出年齡。它們不斷膨脹並形成紅巨星,並可能很快結束生命,這是古老恆星老化的明顯跡象。但是,在 "梅西葉30"星團中還有一些奇怪的恆星,它們被稱為"藍離散星"。這些所謂的"藍離散星"看起來仍然保持年輕,與正當年的熾熱恆星的特點非常相近。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科學家弗朗西斯科-費拉羅介紹說,"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混在養老院老人堆中的一群孩子。這一奇怪的現象令人驚訝,人們會很自然地想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

近50年來,科學家們雖然都知道藍離散星的存在,但是對於它們一直保持年輕的現象感到迷惑不解。費拉羅等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這些藍離散星進行了深入觀測,他們發現了兩種不同的藍離散星。針對其中一種恆星永保青春的"吸血"機制,費拉羅提出了一種"吸血"理論,用來解釋這一奇怪的現象。

"吸血"理論可以這樣理解,兩顆恆星以一種緊密的結構互相環繞對方運行,其中質量較輕的那顆恆星會從質量較大的同伴體內吸取新鮮的氫物質,就好像吸血鬼從活人體內吸取血液一樣。新鮮的氫物質燃燒會導致質量較輕恆星更加熾熱,發出更藍的光芒。這種光芒通常也代表著恆星的熾熱程度。

除了"吸血"機制外,藍離散星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永保青春的手段,這種手段就是宇宙碰撞。費拉羅提出的最新理論認為,兩顆恆星通過正面碰撞從而混合兩者的核燃料,再次點燃宇宙生命之火。

歐洲航天局科學家吉亞科莫-貝卡裡也是費拉羅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貝卡裡介紹說,"我們發現,通過碰撞形成的藍離散星與通過吸血而產生的藍離散星稍微有些不同。這一發現直接證明了這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而且是在球狀星團中同時存在的。"這一研究成果的詳細內容發表於12月2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越靠近球狀星團中心的位置,那裡的藍離散星聚集得越多,而其他恆星則是廣泛分布於整個球狀星團之中。對此,費拉羅解釋說,"這一現象表明藍離散星比球狀星團中其他恆星的平均質量要大,質量越大的恆星越容易向星團的深處沉沒。"

事實上,"梅西葉30"球狀星團的中心區域是非常擁擠的,因此在這個區域兩顆恆星之間的配對和碰撞現象就很容易發生。所以,在中心區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質量藍離散星,它們都是通過"吸血"和碰撞產生的的結果。

科學家根據最新理論,描述了這些現象的發生場景。大約20億年前,"梅西葉30"球狀星團內核崩塌,將大量恆星投向星團中心區域。因此,碰撞現象頻發,碰撞越多,新產生的藍離散星也就越多。同理,恆星越多,星團顯得越擁擠,兩兩配對現象也就越容易,這就為"吸血"現象的發生奠定了基礎。

研究團隊成員、博洛尼亞大學科學家巴拉巴拉-蘭佐尼介紹說,"在銀河系的所有星團中,大約有10%左右的星團曾經出現過內核崩塌現象。這是人類首次發現星團內核崩塌對恆星群體造成的這種奇怪的影響。"

来源:新浪科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