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化漸被棄 為何中國有榮景?(圖)


市民反對建垃圾焚燒發電廠(網路圖片)

【看中國劉明俊/卓心緣綜合報導】廣州市焚化爐建廠話題持續發燒;自11月市民廣州市政府門口示威抵制,接著12月4日被批露廣日集團提供環衛局官員豪華座駕且有官員親屬任職於廣日等利益問題,今日(7日)國內媒體又傳出發改委報告稱垃圾焚燒產業前景廣的消息。

特許廣日集團經營垃圾焚燒事業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呂志毅在新聞通報會上證實,目前廣州市已經把生活垃圾終端處理特許經營權給予廣日集團。知情人士透露,廣州市政府通過BOT的形式,將廣州市未來25年的生活垃圾處理終端特許經營權給予了廣日集團,作為回報,廣日集團將幫助承擔廣州市政府的18億元債務。

據瞭解,廣州市番禺垃圾發電廠建於樓盤密集的居住區,許多生活小區距垃圾焚燒廠不足5公里,引起當地居民擔憂和不安,而於11月集體至廣州市政府前集體抗議。

興建焚化爐引發官商利益爭議

據悉,廣日集團是一家沒有任何垃圾焚燒處理經驗、專業從事電梯製造的電器企業,近年突然進軍垃圾焚燒產業,並可憑藉番禺垃圾焚燒項目獲近50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收益。而日前(4日)又被媒體爆料指出廣日集團送了兩輛車給原廣州市市容環衛局領導使用,面對官員們對此事說辭不一,引發利益爭議的問題。

興建焚化爐處理垃圾非世界潮流

今年五月底世界各國在斯德哥爾摩簽署了一份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的聯合國公約,直指焚化爐是產生二惡英的主要來源,國際癌病研究組織(l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已於九七年把二惡英列為致癌物質。

世界銀行(WorldBank)在去年六月出版了一份《焚化都市固體廢物:決策者指南》,報告開首的第一句已開宗明義經說明焚化爐並非一個解決都市廢物的明智方向:"焚化爐是處理固體廢物其中一個最昂貴的選擇,它需要經過高度技術訓練的員工及謹慎保養。"

有鑒於垃圾焚化對環境嚴重污染,以及建造費與事後保養費用極高,歐美和日本等先前國家早已進入停用焚化廠的風潮,而我國的垃圾焚燒產業卻"蒸蒸日上"。不少先進國家對於我國的垃圾焚燒過程的污染把關感到憂心,根據今年8月紐約時報導指出:"美國華盛頓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估計,落到北美湖泊的汞有1/6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主要是熔爐以及焚燒爐。"

網民:發改委報告落後

發改會報告《推動垃圾焚燒處理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討論稿)》中表示,許多國家以焚燒方式處理垃圾的比例高,"垃圾焚燒已成為發達國家廣泛採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並指出日本為最普及的國家,超過了70%垃圾用焚燒處理,並得出結論:"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高,垃圾焚燒產業前景廣闊。"

然而,根據央視"經濟半小時"過去的專題報導:荷蘭、德國等國早已頒布了"焚化爐禁建令"或部分禁建令(即發改會報告中所指的先進國家),而曾高達6千多座垃圾焚燒設施的日本,目前僅存1280座。因此,知情的網民跟帖批:"報告落後,明顯衝著利益來!"


本文留言

作者劉明俊 卓心緣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