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慧娟表示,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次締約國大會起,環保署每年都派員隨工業技術研究院以非政府組織身份參加,大多副署長帶隊。臺灣與會層級最高是在第9次大會,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葉俊榮領隊。
行政院去年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希望在2016年至2020年間,讓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8年時的標準,並在2025年回到2000年的排放水準。
蕭慧娟說,目前已在立法院通過一讀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即以上述綱領為指導原則,讓臺灣成為非京都議定書國家中,首先明確訂立減量目標的國家。
不過,對環保團體來說,臺灣在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上的努力,仍可以再加把勁。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認為,臺灣參加的國際會議不算少,但重要的是,要讓臺灣感受到國際對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如果不把壓力帶回來,就算總統去也沒有用」。
潘翰聲說,臺灣綠黨過去也曾參加全球綠人大會,與各國綠黨和專家學者交流,在國際場合中以實際努力爭取他國認同。儘管臺灣外交處境受限,各國若看到具體成果,都會給予全力支持。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也認為,氣候會議是全球性的場合,臺灣不應缺席,但更應以具體政策,向世人展現減碳決心。
日本民主黨在競選綱領中主張,日本至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比1990年減少25%,2050年比1990年減少60%以上。崔愫欣說,相比之下,臺灣設定的減碳目標明顯偏低。
崔愫欣說,目前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丶中國與印度。臺灣鄰近中國,若能在減碳目標上端出具體作為,將在國際場合引起高度矚目;反之,即使出席國際會議,也無太大實質意義。
崔愫欣2008年參加在巴西的全球綠人大會,與各國綠黨交流實際減碳作為,發現許多臺灣需要向他國學習之處。她表示,亞太區域綠人會議明年5月將首度在臺灣舉辦,希望透過與亞太地區的環保團體進行實質交流,對政策提出具體建言。
臺灣外交處境特殊,在國際場合曝光,確實有助於提高國際能見度。但環保團體更期許政府在參與國際會議的同時,能以更高標準自我要求,讓臺灣不僅要爭面子,更要有裡子。
- 關鍵字搜索:
- 臺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