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與非洲各國建立合資企業

國政府支持的非洲投資基金一名高管表示,該基金正尋求推動中國企業與非洲各國政府成立基建合資企業,開闢中非合作的新天地。

中非發展基金(CADFund)的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該基金常務董事周超(音)在罕有地接受採訪期間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在解決非洲的基礎設施瓶頸方面,"我們鼓勵"採用公私合夥的方式。

近年來,中國企業以承包商的形式,在非洲的公路、鐵路和電廠建設方面佔據了主導地位,但公私合夥制(PPP)將是一種更穩定、更長期的合作機制。作為一種快速、低成本建設新基礎設施的方式,公私合夥制如今頗受歐洲和拉美各國政府的歡迎。

與中國搜尋石油及礦產資源相關的投資交易,已導致中非商業往來迅速擴大,而讓中國企業的命運與當地政府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有助於中國反駁有關它在剝削非洲的批評。
"我們要的不是那些到非洲來一下,發了財就走的企業,"周超在埃及旅遊勝地沙姆沙伊赫舉行的中非峰會上表示。

埃及貿易及工業部長拉希德·穆罕默德·拉希德(Rachid Mohamed Rachid)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埃及十分願意更多使用公私合夥制。"這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因為如果我們繼續依靠政府預算,那麼我們藉助公私合夥制在今後5年就能完成的建設,會需要45年才能完成,"他說。

有幾個非洲國家的政府已經與中國以外的合作夥伴達成了公私合夥交易,周超表示,某些國家對建立收費公路的法律框架特別感興趣。

非洲領導人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利用本次埃及峰會,針對"新殖民主義"的指控為中國進行了辯護,並使用西方受眾更易接受的比較軟性的說法來框定中國的非洲戰略。

不過,面向國內受眾的中國官方媒體報導所用的措詞往往不同,中國參與非洲事務仍被譽為"增強(中國)國力"的一種手段。

公私合夥制將給中國企業帶來更大的商業風險,但會降低政治風險。它們可能還有助於中國政府克服在非洲分配資金時經常遇到的一個障礙:當地政府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缺乏詳盡的規劃。

中非發展基金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在2007年成立,主要是為了入股在非洲進行擴張的中國企業。該基金預期將得到總計50億美元的資金,但迄今得到的首期資金為10億美元,並已投資到位5億美元,其中40%涉及基建項目。

活躍於非洲的多數中國建築公司是國有企業,但它們通常都必須盈利,因此它們在公私合夥制中可以扮演私營企業的角色。

周超表示,該基金還不知道這種夥伴關係的結構將是怎樣的。"我們願意與非洲各國政府商談,看他們希望採用什麼樣的公私合夥模式。"

本文留言

作者譯者/和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