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錢學森當年愛國「海歸」的真實原因(圖)

作者:李肅  2009-11-05 17: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對於剛剛去世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當年從美國返回中國,是由於愛國還是出於無奈、憤怒和報復,中外媒體各執一詞。

*中國媒體:錢學森愛國"海歸"*

《揚子晚報》11月1日報導:"在獲悉錢學森逝世的消息後,幾大門戶網站都在顯著位置做了調查,主題是在錢學森一生的閃光點中,哪一點最令人印象深刻。網友評價最高的是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從美國回國,排在第二的是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排在第三的是錢學森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奠基人,錢學森參與"兩彈一星"研製。"

顯然,對於為中國導彈和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大科學家錢學森,中國人最敬重的並不是他在科技方面的貢獻,而是當年從美國返回中國,報效祖國的愛國壯舉。


錢學森 (1948)

事實上,中國官方媒體大力宣傳的正是錢學森當年的"海歸"壯舉。新華社11月1日報導:"1949年10月6日,錢學森夫婦和十幾名中國留美學生在加州理工學院...興奮地談起新中國成立的特大喜訊,商議著如何早日回國服務。第二年夏末,錢學森將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書籍、筆記本裝上即將開往香港的美國 ‘威爾遜總統號'海輪,隨即準備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飛機回國。然而根據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的指示,美國海關非法扣留了錢學森的行李和書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離境。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美國移民當局最終不得不同意放行錢學森。"

《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3日的一篇文章說:"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他對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人民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

《人民日報》11月2日報導:"錢學森的第二個中國博士、兩院院士鄭哲敏告訴記者:‘錢學森身上最光輝的,是愛國主義精神,是為國奉獻的精神。'1948年,鄭哲敏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後來讀錢學森的博士。鄭哲敏說,‘我們很多中國學生都知道,他回國態度一直是很鮮明的。他在美國工作20年,一直是中國國籍。'"

*西方媒體:錢學森申請加入美國國籍*

根據中國官方主流媒體的報導,錢學森愛國,因此"海歸",一切順理成章。但是西方媒體卻從來沒有提到錢學森是因為愛國主義或者民族主義而返回中國。

美聯社11月1日報導:"1949年,就在蔣中正的國民黨部隊被毛澤東的共產黨打敗前夕,錢學森申請成為美國公民。""錢學森曾經一度被捕,並且失去了接觸機密的資格。華盛頓啟動了將他遞解出境的程序。"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一書的作者,美國華人作家張純如在1996年出版的《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 (英文書名:《蠶絲》)一書中寫道:"目睹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祖國政局激烈的動盪變化,最初他(錢學森)返國服務的意願並非很積極。""一九四九年,大陸陷共前夕,錢學森決心歸化為美國公民。""後來卻因韓戰株連,在莫須有的共黨罪名下遭到驅逐出境,遣返中國。"

*錢學森的說法缺少說服力*

對於西方媒體的這種說法,錢學森顯然一直都知道。據《科技日報》10月31日報導:錢學森在1985年3月9日給中國國務院一位領導的信中說:"......我不是美國政府逼我回祖國的;早在1935年離開祖國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志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佈置。......我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我不能沉默,歷史不容歪曲。"

1935年正是中國共產黨紅軍從南方根據地敗退,進行長征期間,是共產黨非常困難的時期。錢學森在那個時候就向共產黨作出承諾,顯得格外寶貴。

然而根據中國媒體的一則報導,中國共產黨曾經在1949年奪取全國政權前夕召喚錢學森回國參加建設,而錢學森並沒有積極回應。據搜弧IT10月31日報導,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庭燧曾經在1949年"協助中國共產黨動員錢學森回國"。葛庭燧早年留學美國,當時在美國工作。據他的女兒,瀋陽建築大學退休物理教授葛運培說,1949年5月,在香港大學任教的清華校友曹日昌給葛庭燧寫了一封信,說"北方局很希望他(錢學森) 回來",要葛庭燧轉交一封信給錢學森,並且希望葛庭燧"對他多鼓勵一番,他能回國最好!"曹日昌在給錢學森的信中說:"全國解放在即,東北華北早已安定下來,正在積極恢復建立各種工業,航空工業也在著手。......如您在美國的工作能夠離開,很希望您能很快回到國內來,在東北或華北領導航空工業的建立。尊意如何,盼賜一函。"

"葛庭燧當即把這封信轉給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的錢學森,還附上一封親筆信。"他在這封1949年5月20日寫的信中說:"曹兄 此次致兄信系遵北方當局之囑。敦請吾兄早日返國,領導國內建立航空工業。曹兄來信雖語焉不詳,但是很可見北方當局盼兄回國之切。如兄願考慮最近期內回國,則一切詳情細節自能源源供給。據弟悉,北方當局對於一切技術的建設極為虛心從事,在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大前提下,一切是有絕對自由的。以吾兄在學術上造詣之深及在國際上的聲譽,如肯毅然回國,則將影響一切中國留美人士,造成早日返國致力建設之風氣,其造福新中國者誠無限量。"

然而,沒有任何記錄顯示錢學森當年對中國共產黨的召喚予以了肯定的答覆。儘管葛庭燧在信中表示"思及吾人久滯國外,對於國內偉大的生存鬥爭猶如隔岸觀火,輒覺淒然而自慚!"錢學森並沒有馬上回國。據《瞭望東方週刊》9月24日報導,反倒是表示"願追隨吾兄之後,返國服務"的葛庭燧"自己於1949年11月迫不及待地返回祖國"。

這篇報導說,葛庭燧的女兒葛運培說:"錢學森後來也一直保存當年父親寫給他的那封動員信,在1993年父親80誕辰時,錢學森在賀信中寫道:‘我永遠也不能忘記是你引導我回到祖國的懷抱。'"

如果錢學森自己所說的1935年的保證是真的,而且"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佈置",為什麼在中國共產黨1949年5月召喚他之後不僅沒有返回中國,反而要申請加入美國國籍呢?

《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3日的文章說:"在美國居住了20年的錢學森,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他後來回憶說:‘我在美國那麼長時間,從來沒想過這一輩子要在那裡呆下去。因為我是中國人。'"

《科技日報》11月1日報導說:"錢學森常說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果真如此的話,錢學森為什麼要申請加入美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要宣誓效忠美國,當時在美國生活了15年的錢學森不會不知道。

*被遞解出境,心存報復*

對於錢學森返回中國的原因,美國媒體報導了一些人的猜測。《洛杉磯時報》11月1日報導:"他在美國的精彩事業在 1950年嘎然停止,美國聯邦調查局指控他是一個顛覆組織的成員。錢學森把自己的東西裝進8個箱子,準備前往上海,他說他和妻子和兩個小孩要回家鄉探望年邁的父母。""儘管聯邦官員從1950年就開始了遞解出境的程序,但是由於認為他對於可能被敵國利用的敏感的軍事事務知道得太多,因此被阻止離開美國。"

報導說:"錢學森開始時爭取不被遞解出境。不過他後來改變了主意,爭取返回中國。""對於他要被驅逐出境,他終於放棄抗爭,而是積極爭取返回中國。一些助手說,他感覺受到了羞辱,因為他對美國的忠誠受到質疑,因此他開始的時候想洗清自己的名聲。他1955年回國之後便投入研究,一些人認為,這是他處心積慮的報復行動。"

美國華人作家張純如在《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一書中寫道:"他的學生艾胥利(Holt Ashley)揣測,錢學森遭驅逐一事,‘使中共科技發展得利,而美國蒙受損失。錢學森回國以後的最大心願就是給美國好看。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太可惜了。'"

張純如1991年採訪了畢業以後留在美國工作的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她寫道:"永剛告訴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父親對於五十年代美國政府虧待他的往事,仍耿耿於懷。他說:‘就像先把人家請來作客,然後一腳踢他出門。如果我父親在這個國家犯了罪,當然無話可說。可是他奉獻了二十年青春為美國賣命,對這個國家的科技有莫大貢獻,得到的報酬卻是被趕出去。'""永剛告訴我,要他父親重返美國,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美國政府公開道歉──對一九五O年代把錢學森當作罪犯囚禁,以及在把他遞解回中國之前,讓他過了五年悲慘生活的錯誤,多少表示歉意。......‘只要任何一名政府官員公開承認,美國四十年前做錯了。'"

在錢永剛的敘述中,看不到錢學森當年"毅然"海歸的驕傲,而是對美國將他遞解出境的忿忿不平。

美國《航空週刊與太空技術》2008年1月7日刊登的一篇介紹錢學森的文章說:"他不情願回國的舉動很難被稱為愛國行為,可是這點在那時,而且現在仍然被中國官方的歷史觀所忽略。"

中國紅網10月31日的一篇文章說:"今天的青年人或許覺得,錢學森等一代大家不論科學成就或人文高度,都是後人高山仰止,無法企及的,事實上並不然,錢學森早年曾申請美國國籍未遂,其毅然回歸祖國,愛國主義情懷固是主要因素,美國麥卡錫主義的歧視、打擊和排擠也是重要原因......。"

可惜,這是中國媒體中僅存的一條有關錢學森曾經申請加入美國國籍的消息。不知道這條信息還能在網上存在多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