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醜聞不斷,根源究竟何在?

正在山東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全國運動會(十一運會)不斷出現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打假球、金牌內定、裁判不公等醜聞,讓全運會成為"錢運會"、"藥運會"、"黑運會"、"權運會"的坊間流言不脛而走。有關媒體指出,權力過於集中是導致全運會醜聞不斷的根源。

昨天上午,十一運會組委會在濟南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獲得十一運女子百米金牌的福建省女子田徑運動員王靜興奮劑違規事件。這是繼河南選手郭麗娜、內蒙古選手栗傑興奮劑違規事件後,本屆全運會上發現的第三例興奮劑事件。

通報說,福建省代表團女子田徑運動員王靜,在組委會10月22日實施的賽內興奮劑檢查中,A瓶檢測結果呈外源性表睪酮及睪酮代謝物陽性。

由於興奮劑檢測成陽性,王靜十一運會女子100米第一名的成績被取消,獲得決賽第二名的江蘇隊運動員蔣蘭獲得金牌。

而10月24日晚舉行的十一運會男籃小組賽中,對陣的上海隊和湖北隊要麼不進球,要麼故意往自己的籃筐裡投球,引起現場觀眾噓聲一片,高呼"假球";7月26日全運會男足小組賽中,北京隊以3比1戰勝了天津隊,天津隊還得了三張紅牌,終場時天津隊員不顧警察阻攔,滿場追打裁判何志彪,為飽受詬病的中國足球再添一段"佳話"。

此前結束的全運會跳水比賽更是爆出"金牌內定"的大新聞。一名中途退賽的全運會跳水裁判爆料稱,全運會跳水比賽的所有金牌都是提前內定的。由於這名爆料裁判曾擔任過中國著名跳水運動員熊倪的教練,"金牌內定"說一時間引起輿論嘩然。而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在記者會上反駁"金牌內定"說時居然不顧官態,連爆三次粗口,令人錯愕不已。

媒體:受潛規則束縛

針對十一運會醜聞不斷,《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質疑:當北京奧運會圓滿結束,中國正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之際,中國的競技體育領域為何仍舊擺脫不了多年以來存在的種種所謂"潛規則"的束縛?錦標主義大行其道,這一局面為何始終得不到扭轉?

該報引述某省體育局局長說:"國家對體育主管部門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仍以競技成績作為主要考核標準,體育主管部門開展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仍停留在‘重競技輕群體'的階段,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運動管理中心掌握的權力過於集中等原因,都是導致全運會賽場上各類醜聞不斷的重要原因。"

據這名體育局局長介紹:某省代表團在參加本屆全運會之前,省政府向省體育局下達指令,如果不能完成奪取××枚金牌的任務,體育局局長就將因工作不力而受到處罰。

對於各省區市體育局來說,全運會成績也是體育局展示工作業績最主要的管道,各地代表團必須在全運會賽場上展開全方位的競爭,甚至不惜不擇手段。

這名局長認為,國家體育總局組建的各運動管理中心雖然為事業單位,卻掌握了太多本不應擁有的行政權力,尤其是在國家隊人員的選定和各類賽事裁判員的選派上,各運動管理中心握有生殺大權,使得各地方隊不敢得罪。

可以想像,在這樣巨大的權力背後暗藏著怎樣的利益,所謂"潛規則"的存在也就變得合情合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