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操作不易,中國安全下莊難

中國當前面對的貨幣政策處境,簡單來說5個字:"大船難駛彎。"

舉例來說,中國9月份新增貸款5,167億元人民幣。饒富興味的是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天前公開表示,9月份新增貸款僅有3,000億至4,000億元,與實際的數額大大地出入。

一個中國財經最高層都無法準確掌握"放貸額度",原以為成功控制在4,000億元以下,卻沒料到城市商業銀行的放貸額激增,一口氣衝破5,000億元;由此可知實務上,中國的調控難度有多高。

貨幣政策的難搞,還有來自其本身的特性,所謂的貨幣政策必定有所謂的政策效果滯後(time lag),此中西皆然,不獨中國如此;但讓中國抓破頭皮的是,一直在不斷變化成長的中國,不但傳輸管道不同(多了政策指導窗口),既沒有西方資料可供借鏡,又沒有可靠的歷史數據可以推算時間效果,美其名"宏觀微調",其實是摸著石頭過河,官員們是瞎子吃湯圓,心裏有數。

不難想見,一旦政策開始轉趨緊縮,傳導機能開始運作,一環扣一環,不獨會發生秦曉所擔心的"二次下滑",也會有其他無辜者遭到誤傷。

最明顯的例子是,一旦房地產價格因而下挫,靠著土地擔保借貸,響應中央"擴張財政政策"的地方政府,將引爆巨大的"財政危機"(為響應4萬億經濟振興方案,地方一口氣提了18兆元的計畫,創造5兆元赤字)。

中國怎麼讓股、房市持穩而不產生泡沫破滅,看來比連莊的莊家想安全下莊,更加困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