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術論文排名世界第5遭教育界質疑

大陸學術界腐敗、抄襲醜聞不斷之際,中國教育部一席"科研能力排名世界第5"的談話,立即引起大陸各界的批評,專家認為這項定論非常不嚴謹,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9月28日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舉行的"國慶60週年成果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大學按科技論文數排名,"自2004年以來,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5位。"

他並說明"世界第5"是源於"科學引用文獻索引" (SCI)所提供的資料。SCI的數據顯示,到2007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校的SCI文章,平均每校達到2300多篇。

"科學引用文獻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是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 (ISI)出版,收錄全世界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

郝平的記者會剛結束,許多資深教育界人士就寫文章駁斥教育部。"成都商報"轉述,這些學者認為,這只是相關部門給自己臉上貼金,"真實的狀況和這個世界第5的說法,有相當的距離。"

教育界人士指出,大學論文抄襲之風越演愈烈,一些重要期刊的論文是"論錢發文","學術含金量日趨下滑",在這種狀況下,教育主管部門談"論文數全世界第5,或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5 "等是非常不嚴謹的事情。

大陸航天專家,曾經帶領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組完成系列小衛星研究的副校長韓傑才則認為,大陸大學從事科研的人數多,論文數量必然多,但數量和品質是兩回事,"目前我們高校論文的質量確實有待提高。"

據悉,教育部還沒有就此事正式回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