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揭秘廣州地下「藏寶圖」:12朝27層文化堆積(組圖)

 2009-09-14 21: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廣州發現的古城牆位置示意圖

1.南越國宮城北宮牆。

2.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西湖路光明廣場。

3.東漢、晉、南朝三代城牆遺址,教育路東側、中山五路南側。

4.舊倉巷東漢、晉、南朝、唐代城牆遺址。

5.西湖路光明廣場唐代城牆遺址。

6.倉邊路唐代城牆遺址。

7.倉邊路宋代城牆遺址。

8.越秀北宋代城牆遺址。

9.長塘街西側南漢宋代城牆遺址。

10.文德北路東側宋代城牆遺址。

11.廣仁路宋代城牆遺址。

12.德政中路南漢、南宋水關遺址。

13.大塘街宋代古河道。

14.宋代六脈渠遺址。

15.西門口明西城門瓮城遺址。

16.越秀山明城牆遺址。

廣州古城:層累的城市編年史

今天的廣州,城區面積近1000平方公里,可是2200多年前,廣州建城之始,城區僅僅是今天的越華路、吉祥路東側、惠福東路、舊倉巷所包圍的區域,總面積不足0.4平方公里。2200年間,廣州城區"長大"了2500倍。

今天的珠江,自西向東穿過廣州,其前航道似一條美麗的飄帶纏繞在廣州城中央,這條"飄帶"在海珠橋附近最窄只有450米。可是六七千年以前,越秀山、白雲山等不過是環珠江的小孤島。即使在廣州建城之時,珠江的北岸還在今惠福路一帶,那時的珠江仍寬廣得如同"大海"。

廣州城,在這2200多年裡,是怎樣"長大"的?這一"成長"經歷,只有在最近50多年中,通過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逐漸清晰。

中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對於古城的考古發掘和研究都像是考古工作者共同來玩"拼圖"遊戲。對於廣州古城的發掘和研究更是如此。

廣州傳統城區內的考古發掘工作主要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最初的重要發現有1973年在廣仁路發掘宋代子城西牆、1974年在中山四路北側發掘出秦代造船遺址。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傳統城區開發工程日益頻繁,考古發掘地點猛增,發現了大量與廣州古城有關的文化遺存,包括各時期的房址、灰坑、水井、排水渠、城牆、道路等遺蹟,使得廣州古城的面貌逐漸清晰。

12朝27層文化堆積  

考古專家對廣州城的"拼圖":一是城市中心地,二是歷代古城牆,三是道路、房址、水井、灰坑等生活遺存,四是城市生活排水設施。

從建城伊始城市中心就沒有變過的城市在世界上極為罕見,據說全世界大城市只有三個:羅馬、亞歷山大、廣州。

根據史料,歷史學者們勾勒出中山四路一帶在廣州城市變遷的2200年中獨有的地位: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囂統一嶺南後設立南海都,當時稱番禺,中心在今廣州倉邊路一帶;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今財政廳所在地為隋唐廣州刺史署,後為南漢宮殿區。今天的北京路、中山路即為唐城南北、東西主幹道;

宋代廣州的政治中心在所謂的"子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祥路、中山路、小北路、越華路一帶;

明代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第二次擴建是在老城南增筑新城。明朝的廣州城東到大東門(現在的越秀中路),西到大西門(現人民路),南到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北到越秀山-小北;清順治三年(1646年),廣州城"南拓"到現在的一德路-泰康路-萬福路,但其中心地都沒有發生轉移。

幾乎整個20世紀中,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帶仍是廣州最為繁華的區域,這裡作為廣州城市中軸線的地位直到本世紀初才開始移交給"廣州東站-中信廣場-珠江新城"這條新線。

史料的記載在考古發掘中得到了有效的驗證。廣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易西兵告訴記者,1995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廣州市中山四路北側原兒童公園及其東側地塊進行了長期的考古勘探和發掘,清理出秦代造船遺址、南越國宮苑遺址、南漢國宮殿遺址、明清布政使司署等重要遺蹟,以及近現代、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六朝、兩漢、南越國、秦12個歷史時代的27層文化堆積,文化層堆積最厚超過6米。發掘表明,南越國宮署遺址就是廣州城市發展的一部無字史書。這裡既是南越國的王宮御苑,又是2200多年來延續不變的城市中心。2006年12月,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王墓、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就城市古道的發掘而言,2002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路北段配合工程建設進行發掘,清理出唐、南漢、宋、明及民國11期道路遺蹟,真實地再現了廣州古城中軸線的歷史延續。發掘結束後,遺址在原址保護並展示,成為廣州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


北京路的千年古道。

古城牆悄悄對我們說......史上最大規模的城牆發掘

研究廣州城市發展的考古專家常常感言,廣州恐怕是世界上最難發掘的古城之一。一方面是因為層疊的城市中心讓考古發掘無從下手,難以辨識歷代真實面目,另一方面是因為經過歷代的戰亂和城市改造,存留下來的古城牆極少,大多殘跡被壓在後來新建的建築或者路面之下,如果沒有特別機緣,是很難再有機會讓後人一睹真面目了。

但這樣的機會也不是沒有。距今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今年,在文德北路東側發掘一段宋城牆,易西兵告訴記者,這應當是南城牆。但要說廣州古城牆發掘規模最大的一次,當屬豪賢路到越秀路的一段宋代東城東牆。

這段城牆是2002年進行東濠湧改造時發現的。由於整段牆都埋在路面之下,所以保存相當完好。廣州市政府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將原設計淺層埋藏的管道深入地下,從城牆牆基之下穿過,確保城牆殘體安全。這不但增加了投資,也大大延長了建設時間,但為廣州留下一處難得的文化遺產。雖然目前這段城牆已經被回填保護,但當年的發掘主持者丁巍仍認為,這一舉措相當出彩。

丁巍表示,通過此次大規模發掘,東城東牆由豪賢路到越秀路一段的走向和寬度被搞清,很大程度上也驗證了史料的記載。  

修正過去史學界觀點  

從此次發掘的宋城遺址看,東城可以說是廣州"宋代三城"(即子城[又稱中城]、東城、西城)中質量最好,最堅固的。城牆的磚很厚實,地基很牢固。東城東牆遺址兩側包磚的厚度各有3米,保存完好的有2米多高,城牆高度起碼有10米。城牆的建設是邊夯土邊包磚,並且專門從外地運來黏性較好的山岡土,施工紮實。有史料記載,元軍進攻南宋廣州守軍時,因為城池堅固,反覆多次未攻破。

此次考古發掘也修正了過去考古界和史學界的一些觀點,就東城的框架而言,過去以為是一個長方形。但越秀北這段城牆卻是繼續向北延伸到東風路,這說明東城與子城並不是水平直線銜接,而可能突出了一部分。而且此次考古發現也證實東城東界不是史料中記載的芳草街,即今天的農講所一帶,而是在今天的大東門。

考古發掘和史料的不一致之處,丁巍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南宋滅亡時,在廣州進行了最後的抵抗,許多與城牆有關的史料可能在戰爭中被毀;二是由於朝代更替,街道名稱可能繼續沿用,但實際並不是同一地方,造成對城牆位置記載的不準確。

歷代城垣"空白點"和"斷裂帶"

廣州的建城史上,宋代是個格外重要的時期。宋時廣州城在子城(大約與東漢晉南朝時期廣州城差不多)的基礎上擴建東、西二城,讓廣州城區一下擴大了三四倍。

經過擴建的廣州城,形成了"三城"格局。其中子城的位置在今天的吉祥路、中山路、小北路、越華路一帶,包括鎮南、衝霄、行春、有年四門;東城東到今大東門,西抵今教育路、西湖路一帶,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有迎熏、拱辰、震東三門;西城則在今北城根、人民路、大德路及子城以西的範圍,設計了阜財、善利、朝宗、航海、金肅、和豐、朝天、威遠、素波九座城門。三城功能清晰:子城為官衙所在,東城為商業區,西城為蕃漢雜居地,珠江沿岸形成沿江商業區,此格局一直延續到明清。城市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容量更大,以面積最大的西城為例,作為商業市舶區,城區設計呈井字形,修通了城市供水、排水系統"六脈渠"。

宋城是廣州城牆改為磚牆之始,考古發現的宋城牆磚做工優良,不難想見當年"規模宏壯,中州未見其比"的繁盛景象。

從考古發掘看,在一些城牆牆基遺址上,發現有南宋的城牆磚包著北宋時期的城牆,說明城牆經過修復和加固。據史料記載,宋代對廣州城進行擴建和修筑達20多次。

廣州發現的古代城牆遠不止宋代,因此歷代廣州城垣的形態,也就一點點清晰起來。

近年來,南越國宮署遺址內南越國北宮牆,惠福東路北、西湖路南側發現南越國木構水關遺址,為確認南越國的南界提供了重要坐標。根據考古資料推測,南越國時期廣州城約為:東至舊倉巷、北抵越華路、西至吉祥路東側、南到惠福東與西湖路之間。

1996年在教育路東側、中山五路南側發掘東漢城牆,當為廣州城西城牆;2005年在舊倉巷西發掘東漢城牆,應該是東漢廣州城的東城牆。南、北城牆暫未發現。

三國兩晉南朝的城牆,目前發現的城牆情況與東漢時期差不多,有教育路、中山五路有晉、南朝城牆;舊倉巷有晉、南朝城牆。

至於隋唐的城牆,1998年在倉邊路發掘唐代廣州城東牆;2005年在舊蒼巷西發掘東城牆;2001年在西湖路光明廣場發掘唐代城牆,應為廣州的西城牆。

廣州發現的宋代城牆還有1998年在倉邊路與越華路交界處發掘的宋東城北牆;2007年在長塘街西發掘的宋廣州城子城東牆;2009年在文德北路東側發掘的宋城南城牆;1972年在廣仁路與越華路交界處發掘一段城牆,應為宋廣州子城西城牆。

明清時期是廣州城的又一次大擴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將宋廣州三城合而為一,並向北擴到越秀山。清代廣州城東到東濠湧、西到西門口、南到今萬福路和一德路、北到越秀山。現越秀山鎮海樓旁還保存一段明城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998年,在西門口中山七路南側、人民路西側發掘明清時期西城門瓮城遺址,現已在原址保護展示。

古水道繪出經貿"血管"

廣州古來就是水城,水道堪稱編織廣州城市的經緯線,更是這座繁華商貿都市的經濟"血管"。據史料記載,在大中祥符七年,邵曄任廣州知州時,由於子城臨江無濠,船隻備受颱風摧殘,邵曄鑿內濠以通舟楫,作為船舶避風之所。熙寧三年,王靖建成東城後,又在城外鑿濠,形成貫通東西的玉帶河。早在北宋景德中期開鑿的南濠(又名西澳)成為當時廣州最大的內港碼頭。到南宋開慶元年(1259),經略謝子強在大修城濠後,又從白雲山引水至濠城,筑堤灌溉城北一帶的農田,做到修濠與農田水利相結合。

"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人對廣州城的山水格局和空間環境的描繪。宋代修建的六脈渠由東西共6個水渠組成,水流從這裡流到東西兩個濠湧後再進入玉帶河,最後流入大海。六脈渠明清時都有疏濬,直到民國時期還在使用。現六脈渠同玉帶河、西濠均已改成暗渠,但仍是廣州重要的排水渠道。1997年5月,配合吉祥大廈基礎工程進行的考古發掘,發現宋代六脈渠中的"左一渠"的一段石渠,長9米,上寬 4.03米,下寬3.6米,深5.14米,兩壁用紅砂岩和灰白砂岩石條砌筑,採用一層橫向,一層縱向的方式壘砌,內壁平整牢固。這為研究廣州的水道變遷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考古專家們的另一大發現當屬清水濠,也就是舊時廣州東城的水運大動脈。

考古所資深考古人廖明全介紹,2002年、2007年在大塘街東、西兩側發掘、清理出一段古河道的東西河堤,大致為南北向。分早晚兩期修筑。早期河堤以一排大木樁沿河邊打入淤泥,再在木樁西側砌木檔板,然後在內側填土並夯實,以使河堤更加牢固。晚期河堤位於早期河堤東面8米,以紅砂岩條石砌筑,紅砂岩條石均經過琢打,形制規整,以縱橫交錯的方法壘砌。一些條石一端專門打製成榫頭結構,起加固作用。根據考古出土遺物判斷,早期河堤年代為南漢或更早。晚期河堤約建於北宋。

當時發現的臨河木構建築位於工地北面,緊貼早期河堤。北面未發掘到邊界,清理部分東西長約15米,南北寬約8米。建築結砌講究,其南側可見一排大木樁,內側有木擋板,然後填碎磚和土,局部地方還用條石砌筑。建築中間也不等距打下木樁加固。建築東頭呈斜坡狀伸入河道,也用大圓木護邊加固。該木構建築的年代初步判斷約在南漢或北宋早期。由已發掘的情況可見其屬於大型臨河建築。

考古專家表示,當時發掘的南漢北宋時期河堤和臨河木構建築,為研究廣州城的發展變遷和廣州古歷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初步測算這段古河道在兩宋時期寬逾70米,古河道淤泥厚達四五米,可見其規模之大。根據文獻記載,可推斷此河道即為宋時的清水濠,又稱文溪,發源於白雲山腳,向南匯入珠江。發掘所見,明清時期這一帶仍然為水域。時隔僅數百年,到今天,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反映出廣州城區的變遷。

来源:廣州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