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折騰八年時間的44個漢字新鮮出爐!!

漢字調整,誰動了我的名字?

作者:梁丁  2009-08-21 23: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9年8月20日,據悉,中國教育部近日就剛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琴"、"親"、"魅"等44個漢字的新寫法,引起網友反對聲一片,認為此舉純為"折騰人。(中國新聞網)

"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後一筆橫變提;" 親(櫬同)、殺(剎、脎、鎩、弒同)、條(滌、絛、鰷同)、茶(搽同)、新(薪同)、雜、寨"下部件"木"的豎鉤變豎???這樣的變動,顯然超出了網友常識認可的範圍,比如說"親"字,豎鉤變成了豎,就讓人摸不著頭腦,無論是從寫作習慣、實用角度,還是書寫美觀來講,這都不是屬於瞎折騰嗎?難怪有網友直接了斷的說這是"添亂",而套用流行的賈君鵬語句評價則是:哥(專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可是,教育部說了,這是"歷時8年反覆打磨","經過專家全盤考慮、反覆研究才得以出臺"的局部性漢字"技術改良"方案。然而,這樣一個凝聚了眾多專家8年心血的成果,卻遭遇了網友常識性的抵制,形勢尷尬,而裡面所蘊含的信息卻頗讓人思量。

其一,教育部說是要徵求公眾意見,然而,卻要著重指出其"歷時8年反覆打磨",讓人好生懷疑,這究竟是對自己的智力太不自信,還是明擺著就是告訴公眾,我都八年了,我不容易啊,所以,對國情有點洞悉的國人應該瞭解,這裡的潛台詞是:基本上你們(公眾)的意見,是不太可能被當回事的。否則,我們(教育部)這8年,不就成了笑話。要知道,8年啊,日本鬼子都被打回老家了。

再者,就是這些神奇的相關專家,通常,我們知道這是教育部的專家、是清大的,北大的的、XX大學或者XX研究所的專家,可是,無數次的經驗說明,這些相關專家究竟是誰?他(她)們是怎樣被選出來的?他(她)們究竟是怎樣打磨這個《通用規範漢字表》的,無疑都會是難解之謎。這情景,讓我不由我想起8年抗戰時,那些在日佔區,國統區深深潛伏的、可歌可泣的地下工作者。要知道,8年了,這些專家還是"相關專家"(在公眾中),此種信息保密的長度和力度,令人嘆為觀止。

此次漢字調整,雖說是微調,卻實實在在的涉及到千萬民眾的切身權利,尤其是像"親"啊,"琴"啊、"新"啊這樣的常用字,很多人就接下來會發現,要經常面對一個自己看著有點陌生的名字,一個寫起來可能會彆扭的"名字",這難道不是重大的公民權利麼?因此,教育部和相關專家引以為豪的,8年反覆打磨,看似是"慢工出細活",實則是對公民權利的習慣性漠視。對此,我的要求並不高,以後,當還需要"動動公民的名字",當面對這麼重大的公民權利時,教育部要努力爭取提高一倍的效率,8年太長,就4年吧,至少在"抗戰"高潮時,就讓民眾參與進來吧。

8年太久,4年尚可,若真尊重公民權利,則徵求意見、信息公開分秒必爭。就把這段話送給教育部吧,這樣教育部才能成為一個受公眾歡迎的教育部。

相關評論:
44個漢字整容後 十多億人要重新學寫字啦!

給漢字動刀,專家折騰的不是漢字是寂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轉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